【炭黑产业网】7月8日消息,近日,全球炭黑行业迎来一项突破性进展——国际炭黑协会(ICBA)正式发布首份炉法炭黑平均产品碳足迹(PCF)报告,并同步推出行业首个生命周期评估(LCA)标准化框架。这一成果于2025年5月13日闭幕的世界炭黑会议(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上向全球公布,标志着炭黑供应链在环境透明度与可持续管理领域迈入新阶段。
炉法炭黑作为全球主流生产工艺,其产量占ICBA成员企业总产能的95%以上。此次发布的PCF报告首次量化了该技术从原材料开采到工厂大门全流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下游轮胎、塑料、涂料等行业的碳核算提供了统一参照系。据ICBA专家解释,这一数据模型排除了产品使用及废弃阶段的影响,聚焦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旨在帮助企业精准识别减排潜力点。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为确保数据的科学性与普适性,ICBA联合全球23家领先企业,历时18个月构建了覆盖不同原料路线(煤焦油、乙烯焦油等)和工艺规模的标准化评估体系。项目组采用国际公认的ISO 14044、ISO 14067标准,通过第三方机构对超50万组生产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最终形成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基准值。协会总裁詹妮弗·奇蒂克强调:"这一成果不仅消除了各企业间核算方法的差异,更为全球炭黑价值链设定了可量化的减碳路线图。"
值得关注的是,ICBA同步推出的产品分类规则(PCR)突破了工艺壁垒。该框架采用"技术中立"原则,适用于所有炉法炭黑制造路径,确保无论企业采用传统热裂解还是新型节能工艺,其LCA报告均具备国际互认性。此举有效解决了此前因核算标准碎片化导致的供应链数据失真问题,为跨国企业的ESG披露提供了合规保障。
下游应用端已迅速响应这一变革。某国际轮胎制造商可持续发展总监指出:"基于ICBA的标准化数据,我们得以重构供应链碳地图,预计可将新供应商准入审核周期缩短40%。"市场分析机构预测,随着PCF基准的广泛应用,全球炭黑行业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下降18%-22%。
为确保数据权威性,ICBA委托全球知名检测机构SGS对PCF报告进行独立审核。验证范围涵盖数据采集方法、边界设定合理性及计算模型准确性等12项核心指标。SGS报告显示,该基准值的置信度达到99.7%,符合国际气候披露框架(TCFD)和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