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月18日消息,全球化工行业近期密集出台战略调整措施,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多家跨国企业通过产能重组、成本优化和供应链调整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日本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推出"ARK项目"战略规划,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300亿日元的综合成本削减。该计划涵盖多个业务板块,其中轮胎制造领域将通过原材料采购优化、生产流程改进和物流体系调整实现145亿日元节支。此外,公司还将缩减50亿日元运营开支,体育及工业产品业务节省40亿日元,并通过总部机构重组削减65亿日元人事成本。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特种橡胶市场正经历显著的价格波动。东曹株式会社近日宣布,自9月19日起全面上调硫改性"Skyprene"氯丁橡胶产品价格。日本国内市场每公斤提价120日元,出口产品每吨上涨800美元。该公司指出,全球市场对该产品的旺盛需求导致供需关系持续紧张,预计这种供应短缺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
北美地区同样出现产能调整动向。塞拉尼斯公司决定关闭其加拿大Vamac弹性体工厂和瑞士Sempach可再分散粉末生产基地。这两项关停计划预计将在2026年前为公司带来500万至1000万美元的年化成本节约,相关产品线将整合至其他现有生产基地继续运营。
轮胎制造业的全球布局调整尤为引人注目。东洋轮胎为应对美国进口关税政策,正在实施全球生产网络重组。其美国佐治亚州工厂将重点扩产宽型轻卡子午线轮胎(WLTR),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同时将非美市场订单转移至海外其他生产基地。该公司还通过产品提价和新品推广策略来应对成本压力,年产能达1400万条的怀特工厂成为此次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
倍耐力公司则充分利用美墨加贸易协定带来的关税优惠,其墨西哥生产基地在北美供应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当前墨西哥工厂产能已完全饱和,未来将按照既定产业规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这一系列调整反映出跨国化工企业为适应贸易环境变化而采取的积极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