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 月 16 日消息,在全球轮胎产业的宏大版图中,中国轮胎企业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与力度,迈向世界舞台的核心地带。一波波产能扩张浪潮持续涌现,不断改写着全球轮胎产业的既有格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庞大基数与新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共同催生了轮胎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拥有的完备工业体系、丰富劳动力资源以及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轮胎产业的蓬勃发展筑牢了根基。在此背景下,中国轮胎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从早期的小作坊生产模式,逐步升级为现代化的大规模制造体系,产能规模不断扩大。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赛轮集团在全球化布局中动作频频。2025 年 8 月 15 日,赛轮集团发布公告,拟增资建设 “埃及年产 360 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汇处,紧邻苏伊士运河,便于产品辐射欧洲、非洲及中东市场,且作为非洲第三大汽车市场,轮胎需求旺盛。该项目总投资 29148 万美元,涵盖建设投资 25523 万美元、流动资金 3523 万美元及建设期利息 102 万美元。此外,2025 年赛轮轮胎还收购了普利司通沈阳工厂,其墨西哥工厂和印尼工厂也取得新进展。当地时间 5 月 29 日,赛轮墨西哥工厂首胎下线并实现全线贯通,该工厂年产能为 600 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标志着赛轮在北美地区的首个智能化生产基地正式投产。5 月 28 日,赛轮印尼工厂首胎下线,年产能达 360 万条子午胎及 3.7 万吨非公路轮胎。
玲珑轮胎构建的 “7+5” 产能帝国同样引人注目。2025 年 4 月 25 日,玲珑轮胎发布公告,宣布在巴西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 119315.07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871000 万元),全部建成后将年产各类高性能子午线轮胎 1470 万套,包括 PCR(半钢子午胎)1200 万套、TBR(全钢子午胎)240 万套、工程胎 20 万套、翻新轮胎 10 万套,以及 6000 吨液体再生胶。3 月,吉林玲珑轮胎年产 1400 万条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和 20 万套翻新轮胎项目有序推进,安徽玲珑轮胎有限公司年产 1400 万套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也有新动态。
从全国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数据来看,2025 年仅上半年就有 54 项轮胎项目取得不同程度进展,其中不少项目产能以千万套计。参与其中的既有行业老厂,也有新势力,如江苏库比森轮胎,一出手便投资 100 亿人民币。库比森轮胎项目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总投资 100 亿元,占地 1212 亩,建筑面积约 65 万平方米,是中国单体最大的零碳绿色轮胎制造基地。今年 2 月 28 日,该项目举行首胎下线暨正式投产仪式,目前一期 26 万平米厂房已建成并全面投产,整体规划年产 3000 万套高端半钢子午线轮胎和 350 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
从行业投资方向来看,国内轮胎企业已逐渐从 TBR 赛道转向 PCR 赛道。以库比森轮胎为例,其年产 3000 万套高端半钢子午线轮胎与 350 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的规划,体现出半钢胎投资规模接近全钢胎的 10 倍,半钢胎成为投资热点,而全钢胎投资则逐步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