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欧盟发布将对来自中国的乘用车、轻卡轮胎(HS编码40111010、40112010)启动反倾销调查。
欧盟新发布的消息:
初裁公布时间由2025年11月21日推迟至12月23日;
初裁实施时间由2025年12月21日推迟至2026年1月21日;
终裁实施时间由2026年6月19日推迟至7月18日;
往后推迟了一个月!

鲲轮有话说
根据之前中橡协发布的“欧盟对华的新乘用车及轻卡充气橡胶轮胎反倾销调查信息摘要”,其要素为:
调查范围与期限:
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倾销调查期结束;
关键程序节点:
评论与听证:对申请书或调查启动的评论需在37天内提交,听证请求需在15天内提出;
抽样机制:出口商/生产商需在7日内申请抽样,样本企业需在抽样结果公布后30天提交答卷;
替代国选取:欧盟以存在“严重成本扭曲”为由,拟采用塞尔维亚作为第三国确定正常价值。
进口登记与调查时限:
欧盟海关将对涉案产品进口登记,为追溯征税做准备;临时措施或于7~8个月内实施,调查结果需在12~14个月内完成。
中方应对窗口:
成本数据提交期限为65日内(截至2025年7月25日);第三国选取意见期为收到欧盟通知后10日内。

此次欧盟宣布延迟1个月的原因,结合以上“反倾销调查信息摘要”的要素,可能:
调查面临的问题多、技术难点复杂
欧盟可能面临大量相关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审核,如原材料扭曲、倾销幅度核算、“替代国家”价格等等;
中橡协组织企业进行抗辩、及对欧盟相关产业界及用户的游说,产生了一些影响。欧盟也或许收到了相关利益方提交的意见材料,这些都需要时间的处理,导致时间延长。
中美贸易缓和、中欧建交50周年的因素
目前,中美之间的关税贸易开始逐步缓解。今年又是中欧建交50周年,双方还将举办峰会。这些都是欧盟不得不考虑反倾销对中欧双方经贸关系的影响。
分析下来,此次欧盟对华轮胎双反延迟一个月。可能只是技术性、程序性延后,也说明调查过程正在深入。此外,推测还有一种可能性:欧盟内部已经基本形成征税倾向,推迟初裁时间是为了给相关企业、进口商留出缓冲期,也给自己准备追溯期留有更大的时间余地,是在寻求更平衡的初裁决定或更明确的双方经贸关系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