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1月20日消息,近日,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四部门联手发布了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录。在这份备受瞩目的名单中,青岛市凭借其在轮胎产业的显著优势,成功入选为轮胎产品的试点城市。
本次试点工作聚焦于那些市场需求旺盛、外贸压力较大、减排效果显著且对产业链供应链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产业。具体来说,锂电池、光伏、钢铁、电解铝、纺织品、电子电器、轮胎、水泥、磷铵、木制品等10大类重点产品成为了试点的“主角”,这些试点项目覆盖了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志着我国在产品碳足迹管理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碳足迹标识认证通过量化评估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经过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最终以标识的形式呈现在产品或其包装上。这一制度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产品全链条的碳排放数据,帮助企业识别并改进高碳排放环节,引导企业走向节能降碳的道路;同时,碳足迹标识还直观展示了产品的低碳优势,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环保性能的认可度,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青岛作为轮胎产业的佼佼者,此次入选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可谓实至名归。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青岛的橡胶轮胎产业就凭借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如今,青岛已拥有双星、赛轮、森麒麟等三家轮胎上市企业,这一数量在全国城市中遥遥领先。此外,驻青高校与企业联合承建的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是为轮胎行业的科研技术与创新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构建了从原材料到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行业内独具特色的示范效应。
展望未来,青岛市将充分利用碳足迹试点的契机,加速建立标准适用、核算准确、认证规范的产品碳足迹评价体系。同时,青岛市还将强化绿色金融的赋能作用,拓展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重点外贸产品的绿色低碳竞争力,为推动我国轮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