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3月以来,上海疫情总计报告感染者超过7.3万例,新增病例数量从3月13日破百、24日破千,到4月5日破万,其防控措施也随着疫情的发展不断变化,目前严格落实“足不出户”。
据悉,在防疫的关键时期,上海汽车工厂封控管理、生产人员短缺、物料运输受阻,种种挑战摆在车企眼前。一些工厂因零部件短缺被迫关停,一些工厂的员工睡着行军床和睡袋、搭着帐篷在封闭生产……
面对无法绕开的疫情,无法预料的未来,上海“汽车人”正历经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多家车企停产,产量损失过万
大众汽车集团一位发言人日前表示,由于疫情期间零部件采购困难,该公司与上汽集团合资运营的上海工厂于3月31日起部分关闭。
据悉,上汽大众在嘉定区设有安亭汽车一厂、二厂、三厂和新能源汽车工厂,其中新能源汽车厂于2020年建成投产,年产能约30万辆。
早在3月14-15日和3月21-22日,上汽大众就已先后接到安亭工厂需进行48小时闭环隔离管控的通知。
上汽大众的员工表示,单单两个工厂就让上汽大众每天损失生产超700辆车,5天损失产能3500辆。
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还有特斯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3月28日因疫情防控开始停产,原定停产4天,但特斯拉已将上海工厂关闭时间进行了延长。
此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在3月16,17日停产两天,按照日均生产2000辆汽车的产能计算,特斯拉在3月的产量损失或超一万辆。
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在4月3日发邮件通知员工,因疫情依然严峻,要求员工继续呆在家里并遵守社区规定,这也意味着特斯拉上海工厂后期产能损失还无法预计。
另外,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智己汽车等均在上海设有生产基地,这些工厂的产能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还有一些车企,生产基地不在上海,包括蔚来、哪吒、天际汽车、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以及沃尔沃亚太区、福特中国等,研发总部均坐落于上海,业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汽车零部件“断粮”
“保生产”是每家汽车厂想要努力维持的节奏,但也会受到上游供应链短缺的制约,一些上海零部件企业都或多或少受到生产上的影响。
行业人士表示,零部件供应商都会储备一定数量的库存,在特殊时期,依赖现有库存是当前企业的主要应对方式,但此举不能持久。
但从目前部分车企供应出现的问题,可显现出零部件库存或者新的产能没有跟上。
另外,最重要的还是物流问题。疫情期间,绝大部分车企都在面对零部件和整车运输的挑战,而车主也在汽车维修方面遇到了阻碍。
在上海周边地区,为保障汽车零部件供应,目前可以提前为货车司机申请货物通行证,但因为各地防控措施不断变化,物流有很多不确定性。
结语:除上海外,工业重地吉林,以及全国多地散发的疫情,也给整个汽车产业链稳定带来冲击。为配合疫情防控,一汽集团在长春的五大整车工厂、华晨宝马沈阳大东工厂等都面临停产。
据乘联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3月第四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9万辆,同比下降29%,这也意味着乘用车轮胎配套市场下降超20%。
在全钢轮胎本就水深火热的2022,半钢胎也因近期的疫情受到了致命的影响,轮胎市场整体呈现下行趋势。
更多炭黑资讯,请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