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中国化工报消息,6月1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1年度山东省绿色化技改十大优秀案例,赛轮集团“轮胎智能工厂绿色化技改项目”入选。
6月1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省级绿色工厂名单的通知》,赛轮集团入围省级绿色工厂名单。
6月23日,经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等第三方独立权威机构综合评估,赛轮集团被认定为“绿色企业”。同时,赛轮集团还与网商银行升级合作,全面接入网商银行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大雁系统”计划,为集团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专项支持。
在绿意盎然的6月,赛轮集团积极践行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赋能、携手产业链伙伴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

①赛轮液体黄金全钢胎路试活动
一场关于节能减碳的产品变革
在“双碳”目标下,谋求更节能、更绿色、更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方式,是赛轮集团的努力方向。以液体黄金轮胎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成果的突破,是赛轮集团为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交出的答卷。
液体黄金轮胎是赛轮集团历经十年潜心研究和技术攻关,采用橡胶新材料打造出的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实现了中国人自己的原始创新。其在原材料的选用、制造、产品使用和循环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内,突破性地实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幅度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赛轮集团公开的一组数字印证了这一点。以商用车为例,一辆使用液体黄金轮胎的卡客车每行驶100千米,可节油2~7升。一辆卡客车行驶20万千米,则最低可节油4000升,从而减少10.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TüV莱茵测试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液体黄金轮胎在节油减碳方面的表现。2021年11月7日,TüV莱茵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实车测试中,赛轮液体黄金卡车轮胎SFL12轮胎百千米综合油耗为35.63升。与市场反馈最好的同类产品相比,这一结果较国际一线品牌低18.26%,较国内一线品牌低16.56%,较国内一线品牌在配套市场的主销产品低11.24%。按照每辆卡车22条轮胎、每年行驶20万千米,节省1升油相当于减少2.6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来推算,与重卡市场反馈最好的国内一线品牌同类产品相比,液体黄金卡车轮胎每年可节油1.4万升、减排二氧化碳37.6吨。
2022年5月24日,赛轮集团多款液体黄金轮胎产品在科隆国际轮胎展上重磅发布,经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TüV SüD、AUTOBILD、IFV专业测试,所有测试轮胎均表现出令人惊叹的优异性能,达到甚至超越国际轮胎品牌——其中4款轮胎产品同时取得TüV MARK证书。
液体黄金轮胎面世以来,先后获得了国际权威机构西班牙IDIADA、Smithers实验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等多个权威机构的认证。欧盟标签法规“双A”最高等级、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标签分级标准》3A级、TüV莱茵“节能先锋”等一批专业认证以及一组组的实测数据,一次次证明了液体黄金轮胎实现了从原材料选用、生产制造到产品使用和循环再利用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低碳、节油降耗、降低细粒子物质排放。液体黄金轮胎正在引领一场关于节能减碳的产品变革。

②赛轮工厂硫化工序
一场关于节能减碳的模式变革
2022年6月26日,赛轮拟成立全资子公司青岛赛轮轮胎有限公司并投资151.81亿元(分五期)建设“年产300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轮胎与15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同时拟成立全资子公司青岛赛轮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投资23.02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功能化新材料(一期20万吨)项目”的两则公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第一则公告中称,项目将以橡胶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橡链云”为基础制造高性能绿色轮胎产品,未来随着项目推进,公司规模优势以及综合竞争力有望增加。第二则公告中称,此次拟建设的“青岛董家口年产50万吨功能化新材料(一期20万吨)项目”以液体黄金材料及其他橡胶材料、助剂等为原材料,根据公司各生产基地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功能化新材料。
两则公告都昭示着赛轮集团绿色发展的新布局。关键词中液体黄金之外的“橡链云”和“绿色”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橡链云”是赛轮集团2020年6月11日发布的全球首个投入使用的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生产环节,“橡链云”可实现轮胎生产核心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大数据为产品的高质量生产保驾护航,支持工业制造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的全面链接,大力提升生产管理能效、减少资源消耗。比如在赛轮的智能化工厂中,智能半钢成型机可以在轮胎生产过程中抓取分析上百项数据,实现智能压合,使效率提高了3倍多。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橡链云”不仅支持“设计好、制造好、交付好每一条轮胎”,还要“管理好每一处业务场景”,更要“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从而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生产和服务管理体系。
比如,赛轮智能化巨型特种轮胎,被销往全世界多个国家。这些行驶中的轮胎通过一枚RFID电子芯片与万里之外的青岛工厂连接在一起。赛轮智能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TPMS)实时采集每条轮胎行驶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关键指标,将数据传回青岛工厂,通过LED可视化监测系统,为一线驾驶员提供安全驾驶和轮胎使用的辅助服务,以期延长轮胎的使用周期。
由于RFID智能轮胎解决了轮胎身份的唯一标识问题,赛轮开创了为运输企业、专业车队及个体车辆用户提供行业内首创的保里程产品销售及服务模式,让高价特种轮胎的租赁成为可能。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也让制造轮胎的各种资源延长了“寿命”。
目前,“橡链云”已打通3200余家供应商、2000余家经销商以及近60000家门店,并连接主机厂和车队等。
2022年4月2日,赛轮集团对外发布《2021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向客户、合作伙伴、投资人及社会公众分享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赛轮集团正在以这种开放之姿,与产业链各方共同构建更加美丽、清洁的新世界。

③赛轮集团参加欧洲科隆展现场

④赛轮液体黄金轮胎
一场关于节能减碳的技术变革
产品变革源于技术变革。作为一家以创新立企的轮胎企业,赛轮集团在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新材料应用方面有着深厚积淀,甚至可以说,没有基础研究的成功,就没有赛轮集团的今天。其中的代表——液体黄金轮胎,就是赛轮集团历经十年艰辛探索,取得的世界橡胶轮胎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液体黄金轮胎产品是一项世界领先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该轮胎采用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研发的高性能橡胶新材料——EVEC胶,破解了橡胶原材料在纳米尺度上无法均匀分散的技术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轮胎的三大性能——滚动阻力、湿地制动性能、耐磨性能无法同时改善的“魔鬼三角”问题,由此带来的是轮胎产品节能性、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静音性等综合性能的全面提升。
谈起这项研究成果,就离不开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橡中心)。国橡中心由赛轮集团联合青岛科技大学等主体成立。在国橡中心的统筹下,贯穿基础理论与实践、材料与轮胎加工的橡胶产业链全链条,以“基础研究为先导、工程化研发为核心、产业化应用”为目标的工作全面铺开。
2014年,液体黄金轮胎的基础研发工作启动。3年后,这一整合创新结出了果实。2017年8月,国橡中心旗下直属研究机构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承担的“轮胎用橡胶连续液相混炼新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技术”科技成果经科技部专家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8年9月,益凯新材料万吨级EVEC胶工业化装置正式投入生产运行,标志着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工程化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技术发明到产业化落地的重大突破,并为后续工程化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产业化保障。
在应用不断获得突破的时候,液体黄金的理论研究也没有停止脚步。以大量应用案例提供的翔实数据为基础,2019年10月,在美国化学会(ACS)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IEC上,液体黄金的产品性能及在轮胎中应用的机理层面研究成果,引起了热烈反响。国际橡胶界将这一技术称为继充气轮胎、子午线轮胎、绿色轮胎之后,世界橡胶轮胎领域的第四个里程碑式的原始创新。
2020年6月9日,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化学炼胶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此后,液体黄金新材料开始逐渐大规模应用在赛轮集团的轮胎生产中,液体黄金轮胎也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如今,赛轮集团已实现了液体黄金轮胎的批量化生产,并与奇瑞、比亚迪、吉利、北汽、中国重汽、东风汽车等20多家主机厂建立合作关系。已完成的多款车型轮胎评价数据表明,液体黄金轮胎的多项主要性能指标已经超越其原配胎。

⑤赛轮集团员工通过橡链云进行远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