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www.tanhei.com)据同花顺财经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正式打响了未来5年全国对白色污染(塑料污染)整治的发令枪。

《方案》要求,到2025年,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商品零售、电子商务、外卖、快递、住宿等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现象大幅减少,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大幅减少;农膜回收率达到85%,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
可降解蓝海市场
此次《方案》的正式“出炉”,对可降解塑料产业是一大利好。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的工作方案中,5次提及“可降解塑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还明确表示,加大引导力度,推动可降解塑料的广泛推广应用。此次,《方案》还提出,对可降解塑料行业“打假”,这无疑利好那些“货真价实”的企业产品。
事实上,在2020年“禁塑令”出台后,作为传统塑料替代产品的可降解塑料市场大幅度增长。业内人士预计,“十四五”期间可降解塑料市场将以11.3%的年复合增速,到2025年实现500亿元以上的收入规模。

首创证券研报认为,可降解塑料公司进入业绩兑现期。据测算,目前国内可降解塑料有效产能合计仅约25万吨,到2025年对应的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缺口巨大,是典型蓝海市场。另外,从公布的半年报等数据来看,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超7成上半年业绩预喜。
该券商表示,在极为保守的假设条件下,预计在未来5年市场需求量分别达到80,116,154,240,332万吨。在可降解塑料均价2万元/吨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将在2025年达到660多亿元人民币。随着政策力度加大以及可降解塑料应用的不断扩大,这一市场需求将得以更大程度上的释放。
PBAT供需格局有望长期向好
二级市场上,5月下旬开始,可降解塑料板块持续上涨,这其中除了政策加持以及良好的市场预期外,也与资金面的因素相关。数据显示,大单资金正积极抢筹部分可降解塑料板块个股。9月15日,该板块共有33只个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状态,大单资金净流入额达到3.34亿元,其中格林美(002340)(9831.40万元)、联泓新科(003022)(3156.87万元)、华阳新材(600281)(2555.75万元)等10只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额均超1000万元。
安信证券表示,考虑到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购物塑料袋、农膜等领域对于一次性塑料的替代,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60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平安证券认为,生物降解塑料行业正处于产业爆发的前期,预计未来3-5年内供应和需求都将高速增长。
申港证券认为,在“禁塑令”等政策的推动下,PBAT供需两端均有望明显增长。虽然短期来看,BDO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得PBAT利润下滑,但是中长期来看,BDO产能有望逐步释放,PBAT利润有望恢复。
原料在“禁塑令”等政策的推动下,PBAT供需两端均有望明显增长。虽然短期来看,BDO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得PBAT利润下滑,但是中长期来看,BDO产能有望逐步释放,PBAT利润有望恢复,申港证券建议关注具备一体化优势的恒力石化(600346)、新疆天业(600075)、东华科技(002140)等一体化龙头企业。
更多炭黑资讯,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