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11月15日,湖北玲珑轮胎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翻新胎项目发布环境影响报告书,这是玲珑目前所公示的国内第三个翻新轮胎项目。
报告显示,湖北玲珑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20万套翻新胎,主要生产规格型号为12R22.5、11R22.5、295/80R22.5。本项目总投资5767万元,企业自筹项目资金。
玲珑轮胎大举进军翻新领域
玲珑轮胎近年来大力投资轮胎翻新项目,今年8月份,广西玲珑轮胎有限公司拟投资4200多万元,建设年产20万条翻新胎项目,项目计划2023年8月建成。

此外,玲珑轮胎正在筹建的铜川工厂也规划了6万套翻新航空轮胎及50万套翻新汽车胎。玲珑轮胎在翻新项目的大举投入,让国内全行业瞩目。
据悉,玲珑轮胎一直将环保型产品的研发作为重要的研发方向之一。通过超高强度骨架材料应用,进行轮胎产品翻新研究,使其全生命周期可实现翻新2-3次,有效降低了轮胎使用成本,达到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打造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

2022年4月1日,玲珑轮胎与克林泰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再升级,双方旨在打造轮胎全生命周期的轮胎研发、制造、翻新、废旧轮胎回收再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链,在全行业树立轮胎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的样本。
国内轮胎龙头持续跟进
事实上,除了玲珑轮胎,国内轮胎龙头企业——中策橡胶、赛轮集团、双星集团等,在聚焦轮胎主业的同时,开展废旧轮胎回收和全量高值化循环利用研究创新。
中策循环科技公司2009年成立,推进废旧轮胎绿色循环利用产业化,2019年,杭州中策橡胶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验收了年产5万条翻新轮胎、3万条修补轮胎生产线项目,2022年中策再生橡胶“工业4.0”智能工厂获评中国“双百工程”及轮胎行业循环利用示范工厂。

就在今年,中策橡胶集团全钢工程轮胎还得到全球知名翻新轮胎巨头意大利Marangoni公司(马轮固力)的认可,将中策生产的全钢工程胎翻新使用,轮胎获得第二次生命。
赛轮集团于2006年开始做翻新轮胎,从技术、材料、设备等都按照国家规定生产要求、流程,还通过了ISO9000认证。
可以说,国内轮胎大厂的持续投入,除了出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社会担当,也必定看到了未来翻新轮胎事业的未来趋势。
国外翻新市场兴盛多年
事实上,海外轮胎企业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正规的翻新轮胎业务,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都有自己的正规翻新工厂,并有着严格的翻新业务规定。
据美国橡胶协会称,美国和加拿大有500多家翻新厂,直接支撑了美国51000多个工作岗位。

今年9月22日,普利司通美洲公司还宣布投资6000万美元(约4.26亿人民币)扩建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Bandag轮胎翻新工厂。
据悉,自1957年以来,Bandag翻新了大约3亿条轮胎,直接省了40亿加仑的石油。
中国轮胎翻新年产量将达800万条
中国的轮胎翻新产业同样具有无限潜力。有关行业机构研究显示,2020年,我国翻新轮胎产量达到68.6万条;2021年,我国翻新轮胎产量达到72.3万条。
预计2022年我国翻新轮胎产量将达到75.5万条,未来五年(2022-2026)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52%,2026年将达到93.6万条。

十四五期间,国家已经提到了废旧轮胎未来的走势,其中轮胎翻新年产量达800万标准折算条。
目前,我国较具规模的36家轮胎翻新企业,设计产能合计仅205.7万条,其中,年设计产能10万条以上的仅企业5家。
由于轮胎翻新利用属于半公益事业,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其回收、加工、运输费用高,加上历史原因形成的人员、债务包袱重、企业经济效益差,多数企业亏损严重。

可以说,翻新轮胎业目前现状比较散乱,产业链还在萌芽期,且面临市场与环保及安全生产问题,导致很多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未来,轮胎大厂的介入是改善翻新轮胎业一盘散沙、无序发展的强心剂,也是优化升级翻新轮胎产业链的必然趋势。
行业乱象正在涤清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市场环境因素也阻碍了行业的发展。首先是消费者对轮胎翻新行业的误解,许多人认为翻新轮胎是不安全的产品。
同时,由于早年监管缺失,轮胎翻新行业鱼龙混杂,黑作坊泛滥,“夺命胎”、“马路杀手”、“定时炸弹”成为了翻新轮胎的头衔。

目前,各地政府逐渐意识到了“伪翻新”胎对社会的危害和负面影响,加大了对违法翻新的打击力度。
今年9月份,浙江全省在宁波、台州、金华、衢州等多地进行了执法,排查了多家公交公司,取缔拆除了十余家翻新轮胎厂。
未来随着行业的净化,产业链的完善,尤其是轮胎巨头的入局,相信翻新轮胎产业将发挥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原标题:大型轮胎强势入局,该产业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