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7月7日消息,中国轮胎企业赛轮集团近日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新加坡以5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380万元)完成对澳大利亚移动轮胎服务公司MTS(Mobile Tyre Shop)11.09%股权的收购。此举标志着赛轮正式切入澳洲市场,通过本土化渠道布局突破贸易壁垒,并为其高端产品"液体黄金"轮胎搭建战略试验平台。
作为澳大利亚汽修服务领域的老牌企业,MTS成立于2016年,凭借覆盖全国80%汽修门店的经销网络,构建起直达终端的移动服务车队。赛轮集团通过战略入股,不仅可跳过传统进口环节的中间商,直接触达终端客户,更有望将产品毛利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据行业分析师测算,通过关税优化与渠道扁平化双重驱动,赛轮在澳市场的综合利润率有望提升8-12个百分点。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此次资本合作将直接赋能MTS的运营升级。注入资金将用于扩充移动服务车队规模,预计新增货车数量超过50台,使总车队规模突破100辆。这一举措将显著增强MTS在偏远地区的服务覆盖能力,同时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升级,实现轮胎安装、售后维护的全流程可视化追踪。赛轮集团国际业务负责人表示,车队扩容后,MTS日均服务能力预计提升40%,客户响应时效缩短至2小时内。
值得关注的是,澳大利亚市场对中国轮胎征收的高额反倾销税,曾长期制约中国轮胎企业的市场拓展。此次赛轮通过控股本土企业实现"曲线入市",不仅规避了贸易壁垒,更获得与本地企业同等的市场准入条件。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制造+渠道"的双轮驱动模式,为中国轮胎企业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新范式。
从产品战略层面看,澳大利亚市场对高端全地形轮胎的旺盛需求,与赛轮"液体黄金"轮胎的技术优势形成高度契合。该产品采用世界首创的化学炼胶技术,在耐磨性、抗湿滑性和滚动阻力方面达到欧盟标签法规A级标准。此次入股MTS,赛轮计划将澳洲市场作为高端产品的核心试验场,通过收集真实路况数据持续优化产品性能,为后续全球市场推广积累技术经验。
市场研究机构GIR的最新报告显示,澳大利亚轮胎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7年突破45亿美元,其中高端替换胎市场年均增速达6.8%。赛轮集团此次战略投资,不仅获得进入高增长市场的入场券,更通过渠道控制权构建起竞争壁垒。随着"生产全球化+渠道本土化"战略的深化,中国轮胎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迈入价值创造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