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2022年,全球轮胎产业在俄乌冲突下,产能转移明显,而国内在疫情管控中难以施展拳脚,即便如此,中国轮胎依旧在冲击中彰显发展韧性,尤其是头部企业扩产、并购加速,2022疫情阴霾下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那么,今年轮胎业发生了震动行业的大事件?
01中国轮胎首次进入全球前8强
8月份,美国权威媒体《Tire Business》根据2021年销售额发布最新全球75强轮胎。在后疫情下的第二年,全球经济恢复,外资品牌经历了2020年的严重下滑,市场营销活动明显提振,国产轮胎在国家“双循环”战略指引下,开始注重国内销售,同时外贸出口保持旺盛。

可喜的是,中策橡胶销售额在2021年超越优科豪马,首次跃居全球第8位,在中国稳居第一。同时,这也是国产轮胎历史以来首次进入全球前八强,可以说,中策橡胶带领民族轮胎又进一步。
近年来,中策橡胶深耕国内销售市场,配套实力逐年增强,出口市场稳步增长,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尤其是1号轮胎系列的推出,助力中策橡胶产品矩阵迈向高端化。
02欧美轮胎产能大转移
俄乌冲突近一年,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加剧,全球轮胎制造业的产能也出现了明显的倾斜。
据车辕车辙了解,七家在俄罗斯设有工厂的非俄罗斯轮胎企业都削减了在俄罗斯的业务活动,其中米其林和诺记轮胎将完全切断与俄罗斯的联系,11月初,普利司通也决定出售其在俄罗斯的所有资产。

另一方面是欧洲,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当地轮胎业正在悄然转移或退出,加上汽车制造业的限停产,整个欧洲橡胶业正经历每况愈下的萧条。
与此同时,今年下半年以来,多家轮胎制造商将资金投向美国,该地区正迎来新一轮的产能大爆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份,轮胎厂用于美国产能扩建、升级的费用已达到25亿美元(约合179亿人民币)。
其中,韩泰投资高达16亿美元 (111.25亿人民币) ,用以提高其在美国田纳西州克拉克斯维工厂的PLT轮胎产能。
住友橡胶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投资1.29亿美元 (约9.23亿人民币) ,将其美国纽约托纳旺达工厂产能提高50%,扩产后的日产能预计可达1.8万条轮胎。
固特异计划在五年内投资1.25亿美元(约合8.95亿人民币),对其已经建造了77年的堪萨斯州托皮卡市的轮胎厂进行升级,以实现卡车和非公路轮胎的现代化生产。
普利司通也将投资6000万美元(约合4.3亿人民币)用于其位于德克萨斯州阿比林的Bandag胎面橡胶制造厂的扩建。据悉,此次投资可以为该工厂增加16%的产能。此外,普利司通还投资了5.5亿美元,用于扩建其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卡客车轮胎工厂。
03赛轮174亿巨额投资董家口项目
6月26日,赛轮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拟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董家口投资建设年产300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轮胎与15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此外还计划在董家口建设年产50万吨功能化新材料(一期20万吨)项目。
赛轮174.83亿巨额投资的董家口大项目,其规模之大,在行业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收入总额约219.00亿元,净利润29.61 亿元,最早将在2023年以后逐渐开始对赛轮轮胎的产能产生积极影响。
车辕车辙估算,董家口工厂产能全部释放后再增加219亿,去年公司实际收入达180亿,等于说再造一个赛轮,届时赛轮集团年营收将突破400亿元,一跃进入全球前列!
04中策橡胶收购天津国联
今年4月份,中策橡胶集团和天津国际联合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混改新成立中策天津公司,并宣布计划在三年内投资28亿元,建设成为世界前三大、亚洲规模最大的非公路轮胎生产工厂。

天津国际联合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全系列专业生产工程机械轮胎和特种轮胎的厂家之一,在非公路应用中有超过2000种规格产品。

被中策橡胶收购后,该公司工厂订单更加火爆,接到了一批来自拉美、非洲等地区知名矿山的订单,跟去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实现了150%以上的大幅增长。
中策天津公司是中策橡胶在国内拥有杭州、湖州、常州等工厂之后由南向北的扩张,为创建中国最大的非公路轮胎制造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05邓禄普TBR轮胎退出中国
外资轮胎品牌在中国风风火火几十年,“终于”有了败退的迹象。2022年8月17日,住友橡胶(中国)有限公司邓禄普轮胎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整合邓禄普轮胎中国业务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停止【卡客车轮胎】产品的销售及生产。

据悉,邓禄普TBR轮胎生产主要集中在常熟工厂,自去年10月,住友橡胶(常熟)有限公司技改项目环评文件审批通过,将部分生产卡客车的轮胎设备,改造为生产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卡客车轮胎产能减少10.5万条/年。

据业内人士分析,外资品牌TBR在中国大陆年总销量不到200万条,邓禄普年销量仅仅10万条左右。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放缓,全钢胎配套和替换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减弱,再加上2021年以来全钢胎原材料价格上,卡客车胎利润严重挤压,市场竞争白热化,像邓禄普这种既没有规模优势,又没有价格优势,退出是迟早的事。

有关人士预计,未来可能还会有其他品牌后撤,最终只有几家国际巨头能存留下来。
小编说:相比往年,2022年轮胎行业较具影响力的大事件并不算多,更多的是应对疫情管控、供应链波动、成本上涨等带来的压力。今年接近尾声,我们期待来年乘风破浪!
(原标题:2022,这5件事震动全轮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