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与轮店主联盟消息,俄乌冲突进入到第15天,战争带来的蝴蝶效应正在各个领域蔓延,从油价暴涨到汇率变化,轮胎行业也不例外。
欧洲作为全球轮胎的主要消费市场和生产基地,在全球轮胎产业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而俄乌争端一开,整个欧洲的轮胎产能正在遭受破坏性影响,尤其是俄罗斯当地的轮胎生产企业,纷纷陷入停工泥潭。
制裁+安全风险
轮胎巨头纷纷“撤出”俄罗斯
在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后,俄罗斯全境实际上进入到战备状态,加上俄罗斯与欧洲的紧张关系,欧洲轮胎企业在俄的产能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
此外,受到包括资产流动限制、物流限制、关闭领空等对俄制裁的影响,轮胎企业在俄生产面临更大的阻碍,经营成本飞升。
所以,近期不断有欧洲轮胎企业宣布关停在俄工厂或调整产能的消息传出。
芬兰诺记:八成以上产能受影响
全球知名的冬季胎厂商——芬兰诺记在俄罗斯的产能占比巨大,同时也很看重在俄产能。

2014年,同样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年,诺记轮胎曾向路透社表示依然看好俄罗斯市场,有意巩固公司在俄业务。
根据去年同期数据,诺记乘用轮胎产量中的82%是在俄罗斯生产的。
而随着战争的出现,在俄外资企业前途未卜。诺记轮胎也不得不表示,正在将一些“关键产品线”从俄罗斯转移到芬兰和美国,以应对俄罗斯可能面对的进一步制裁。
同时,诺记轮胎董事会决定撤销公司财报中对2022年的财务指引,可见产能转移对这家企业的影响之大。
米其林:进入关厂倒计时
作为欧洲和世界轮胎企业的头把交椅,米其林在俄罗斯莫斯科地区拥有可年产200万条轮胎的生产线,但现在同样面临关停。

3月3日,米其林在全球官网上发布俄乌战争对经营的影响。
根据官网内容,米其林与其他欧洲企业一样,在俄物流和运输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对于工厂供应和客户交货产生了极大不便。

为此,米其林决定在3月14日关闭在俄工厂,理由是原材料的断供。
然而,俄乌冲突对米其林的影响甚至已经深入到了企业本土的经营活动,米其林之前曾表示将在3月11日关闭位于法国的Cholet工厂,停产的原因是原材料短缺。
而这家工厂35%的炭黑供应正是来自于对俄炭黑进口。
德国马牌轮胎:千名员工受关厂影响
德国轮胎制造商马牌轮胎近期表示已经暂时关停了位于俄罗斯西部的卡鲁加的工厂。

根据公司2021年的报告显示,德国马牌轮胎在卡鲁加的工厂雇佣了1000名员工,可以年产300万套乘用车和轻卡轮胎。
在谈及关厂原因时,德国马牌轮胎表示,随着各国对俄罗斯制裁以及战事发展的不断延续,当地工厂的原材料供应状况恐怕还将继续恶化,无法预测危机将对公司和客户造成何种进一步的经济影响。

综上,德国马牌轮胎已经停止了向俄罗斯进出口产品。
除了对未来的担忧,德国马牌轮胎也表示公司目前还有能力履行欧洲轮胎市场的供应义务,同时已经启动相应的应急计划,包括启用更加安全的库存和替代供应商。
欧洲轮胎市场变数陡增
目前来看,欧洲轮胎大厂关停的计划主要集中在冲突及周边地区,从数量上对欧洲整体的轮胎产能影响有限。
但轮胎制造作为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业态,俄乌冲突在未来对其的影响可能是全面的。
1.关停影响欧洲轮胎企业盈利
轮胎产能的关停对于欧洲轮胎企业来说意味着需要支付更高的运营成本,闲置的产能不仅不能产生产品带来收益,还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护。
另外,随着冲突和对俄制裁的升级,轮胎企业与俄的正常原材料、资金、产品的往来逐渐切断,这部分造成的损失恐怕难以估量。
如果俄乌冲突的发展不受控制,那么欧洲轮胎企业在俄工厂的资产安全也会受到威胁,这是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
2.欧洲本土轮胎供应前景不明
从德国马牌轮胎的声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洲轮胎企业对当前欧洲供应链运行的担忧。
如果制裁和军事冲突不能在短期内消除,企业又难以找到用于替代的供应商,越来越多的欧洲轮胎工厂可能会遭受到像米其林Cholet工厂那样因原材料供应问题而关闭的命运。
如果关厂潮蔓延到欧洲本土,欧洲轮胎供应就会遭遇到比去年更严重的供应链危机。
3.对欧轮胎出口或有机遇
而一旦欧洲轮胎市场出现供应危机,这对于欧洲以外的轮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

欧洲作为全球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轮胎消费市场,拥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如果欧洲本土轮胎生产出现缺口,市场必定会寻求更高的轮胎进口。
同时,紧张的供求关系很可能会抬高欧洲轮胎价格,这对于轮胎出口方来说值得注意。
更多炭黑资讯,请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