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轮胎商业消息:有轮胎企业生产人员表示,当下的轮胎原材料价不断上涨,加上电价上涨,轮胎生产成本平均每公斤就要上涨1块钱以上。拿12R22.5的轮胎举例,一条普通轮胎重量约55公斤,那么一条12R22.5轮胎的原材料成本就增加了55元。重量越高的轮胎原材料成本增加的更高,加上不断上涨的制造成本,一条全钢轮胎的制造成本平均上浮10%左右。
受生产成本波动影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轮胎涨价信息从未停止。很多企业对轮胎涨价一波一波又一波。米其林、韩泰、普利司通、倍耐力、中策、玲珑、赛轮、三角、金宇、贵州,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轮胎企业都涨了。国内大牌领衔,外资品牌加持,截止当下据轮胎商业不完全统计,多家轮胎企业先后发布约300张涨价通知。
随着涨价带动进货潮,可能给轮胎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
企业盲目生产
数据显示,上周山东地区轮胎厂开工率企稳,且较去年同期有了很大提升——半钢胎样本厂家开工率为65.35%,同比上涨14.47%;全钢胎样本厂家开工率为64.06%,同比上涨10.83%。
不管轮胎涨价是否能从根本上提高售出价格,但只要涨价风暴四起,就能吸引经销商进货、囤货,涨价风暴下轮胎企业销量增长是必然。不少企业受涨价风暴的影响,销售量大增,热销的轮胎产品甚至供不应求,这种情况下不排除有企业乐观预估市场,盲目生产轮胎。
无论轮胎涨价与否,市场的需求量是不会变的。企业盲目生产必然导致轮胎销售受阻,最终导致轮胎市场恶性竞争的循环。
经销商盲目进货
库存,向来会是轮胎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暗自较量的重点。轮胎生意的本质就是买卖,或说实现库存上的转移。所以,无论厂家还是经销商对库存的关注程度都是很高的。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轮胎圈经销商对价格是极其敏感的,低进高出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涨价前进货是每个经销商都无法拒绝的诱惑。眼看轮胎企业涨价通知一张接一张,轮胎价格水涨船高,那个经销商能按捺的住?当把库存囤满了,才发现市场的消化能力并没有预期的好,经销商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暗下决心想即使下次再涨价也不会进这么多货了,但每次都经不住诱惑,只能开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看似红火的涨价潮后,给轮胎行业带来这样那样的“后遗症”,毕竟轮胎行业就那么大,消化能力有限,如果前期吃撑了后期怎么塞也是塞不下的。而且现在的轮胎市场看似活力满满,其实受新冠疫情影响,无论出口还是内销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这种情况下靠炒作而来的订单只会让轮胎行业更加艰难。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经销商与零售店:虽然涨价声音不断,但是囤货需谨慎,还要结合自身的销售情况合理结合,切勿盲目跟风!
更多消息,请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