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塑料污染治理被国家提到了更高的高度。安徽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塑料污染控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农用地膜生产企业、205家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及1006家农用地膜经销企业、4081家塑料袋经销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对发现问题的57家企业进行了责令整改。
除此之外,全省还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塑料制品的违法行为,立案45起,共处罚款3.83万元。

安徽省还组织了塑料污染防治联合专项行动,联合检查组在合肥等5个城市开展了塑料污染防治现场监督检查。
截至6月中旬,已关闭529家“散乱污”废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和加工场所,查封14家,立案处罚21家。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治理污染与修复环境是重中之重,不过目前的媒体报道谈到的都只是决心和态度。应该给废品站订个标准,让他们干下去,让废品站停了,对社会没什么好处,不给标准,让他们停业,或者标准过高都是一刀切。

政府的想法是好的,大家都赞成环保,但是得给指条符合实际的路子。转型升级固然不错,但是收个废品或者简单点的粗加工要求投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他们能做到吗?
此外,也有人表示回收废品也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收购废品也是环保的一部分,没有收购废品国家的污染会更大。政府应该补贴一部分有处理污水及废气能力的再生资源企业变废为宝,层层监管,步步把控。
“中国在废塑料回收利用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经验,却一直在国际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究其原因是缺乏一套完整的再生塑料标准体系和相关配套的认证体系。”在本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2021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论坛”上,有专家说。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2020年全国产生废塑料约6000万吨,其中回收量约为1600万吨,废塑料总体回收率为26.7%。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的用量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废塑料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再生资源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原生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既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又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