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工业市场前景广阔,轮胎需求只增不减,国产轮胎正在逐步抢占市场份额,但外资品牌也不甘落后,2021年,几大轮胎巨头开启了在国内的新一轮扩张。
01
马牌:三大项目并行实施
5月11日,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合肥扩产项目“三期新增6号挤出机项目”进行第一次环评公示。建设完成后,每年可新增加82万条乘用车子午胎的产能。

目前,马牌合肥工厂已完成了二期与三期工厂的扩建,总投资近50亿元人民币,年产能最高可达1400万条乘用车轮胎。

与此同时,正在建设中的,还有2019年1月总投资约22.2亿元的自修补及静音轮胎四期项目,投产后最高可实现300万条的年产能。
除了乘用车胎,5月25日,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两轮工厂产能提升项目”在合肥高新区经贸局备案。

该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现有优质山地自行车和比赛轮胎产能,由年产170万条扩建到350万条。

在产品推广上,4月22日,马牌旗下Gislaved熊牌轮胎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由途虎养车线上首发专供。
02
米其林:600万条扩建项目完工
2021年5月,米其林沈阳工厂600万条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厂完成扩建,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约25亿元,提高现有产值规模50%以上。

如今,米其林沈阳产能增加至轿车每年1600万条、卡客车每年180万条。
近年来,米其林还在不断扩建和完善沈阳工厂,累计增加投资总额达2.6亿欧元。其中,Acoustic静音技术轮胎、Selfseal自修复轮胎产能总产能将达到每年200万条。
03
固特异:500万条扩建项目动工
据报道,固特异五期工程近期已经动工,按照五期扩建项目计划,建成后生产能力将大幅提升,新增子午线乘用车轮胎年产能约500万条。
今年5月份,大连固特异自密封轮胎生产线(一期工程)通过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固特异扩建项目新增高性能乘用子午胎200万条/年(自密封轮胎50万条/年)、卡客车轮胎30万条/年,实施分期建设、分期验收。

本次验收的内容为50万条/年自密封轮胎生产线的一期工程——35 万条/年生产线及配套环保设施。该项目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2020年10月竣工,目前处于调试运行阶段。
大连固特异已有项目年生产能力为轿车子午胎1508万条、卡车子午胎50万条。
04
韩泰轮胎:自修复轮胎项目竣工
5月20日左右,重庆韩泰轮胎自修复轮胎车间建设项目(一阶段)通过竣工验收。

项目2019年10月开工建设,2020年10月投入试生产,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6423.64 万元,设计总产能92.4万条。项目一期总投资1.3亿元,现年产自修复轮胎55.44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