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11月23日消息,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在江苏省无锡市成功召开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成果鉴定会,该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委托组织。会议审议了由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两项科技指导性项目,分别是"纺涤纶(涤纶/粘胶)纤维涡流纺胶辊的开发与应用"以及"纺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高耐磨胶圈的开发与应用"。
鉴定委员会的组成汇聚了橡胶工业领域的杰出专家,包括江苏省橡胶工业协会聂恒凯教授、江南大学刘基宏教授等七位专家。聂恒凯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刘基宏教授担任副主任。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等领导亲临会场,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层也积极参与了此次鉴定会。
首先受到鉴定的是"纺涤纶(涤纶/粘胶)纤维涡流纺胶辊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该项目在三个关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创新,首先是采用了三元共混合金材料体系,高效抗静电剂体系和表面功能膜体系,从而提高了胶辊在超大牵伸、高速、高温运转条件下的耐油、耐磨性能,使用寿命达到同类产品的2~3倍。其次,项目创新研制了自动化加工专用设备,满足了涡流纺工艺条件下对胶辊平行度、圆整度、几何尺寸精度的苛刻要求。通过研制胶管专用锰铝合金铝管,确保胶辊与轴承的紧密配合,满足高速、大牵伸工艺的实现。经过两年的实际使用,产品质量稳定,使用寿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其次,鉴定委员会审议了"纺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高耐磨胶圈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该项目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多方面,首先是在材料应用技术上,通过采用多种橡胶并用和高聚物改性、硫化及配合体系应用技术,提高了硫化橡胶的抗粘附、耐油、耐磨、耐热与抗静电性能。其次,项目引入了加强层主体材料,实现了骨架线与内外层的“三位一体”粘接,提高了整圈强力,防止了使用时的疲劳伸长,同时提高了胶圈与罗拉的运转同步性。在设计上创新采用胶圈内表面宽凸度菱形结构,确保了胶圈内表面与罗拉外表面的良好配合,进一步提高了纺纱质量一致性。同样,该项目也在两年的实际使用中表现出了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明显提高的使用寿命。
据了解,这两个项目的成功鉴定标志着中国纺织机械领域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不仅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难题,也在国际市场上彰显了中国的技术实力。这些科技成果的应用,将有望为中国纺织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