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贵阳网·甲秀新闻消息,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员工吃住、工作在厂区,生产设备24小时不停歇……刚过去的这个9月,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曙光电缆”)实行“闭环生产”管理模式,既抵御了疫情冲击,又为生产运营留足空间,确保准时向客户交付了相关产品。

位于贵阳经开区的新曙光电缆,是贵州长通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其生产的铜芯电缆、铝芯电缆、铝合金电缆等产品,涉及发电、输电、配电的整个产业链。9月本来是生产旺季,可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严峻考验。
9月2日晚,得知经开区等区域第二天要实行“不进不出”的疫情管控措施,新曙光电缆决定安排76名员工吃住在厂内,实行闭环生产。收到消息的员工积极响应,离家近的迅速回家拿取换洗衣物,没有条件回家的则直接返回工作岗位。
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做好厂内的疫情防控是首要大事。闭环管理后,新曙光电缆严格按照省市区疫情防控要求,每天把好入厂关,定时定点定人做好人员车辆的信息排查、健康码查验、核酸检测、厂区消杀、人员分餐等工作;同时,根据生产计划,提前将人员到岗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安排。为了让员工工作有序、吃住安心,该公司还安排了两名副总经理驻厂,一名主抓生产制造,另一名专门负责食物供给、生活用品、防护用品储备等后勤工作。
通过全面统筹员工生活、生产保障等工作,新曙光电缆争分夺秒,电缆生产车间设备24小时运转不停,不仅全力保障了订单按时交付,还啃下了行业内生产制造的一个“硬骨头”。

这个难啃的“硬骨头”,正是客户广西明远建设有限公司在今年8月定制的一批中压电缆。新曙光电缆主抓生产的副总经理朱晓红,对该批电缆的交货标准印象深刻:总长度为700米,客户明确要求其中一段615米须为整根交付,电缆中间不能有接头。
“这样的要求能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减少工程成本、降低施工风险,不过成品外径很大、重量很重,生产制造需要高标准的工艺水平。” 朱晓红说,当时客户工期紧迫,花了约两个月在国内寻找能生产的厂家,但大多厂家只能生产单根总长400米的电缆。最终新曙光电缆决定迎难而上,接下了这个挑战公司制造水平的订单。通过精心组织、精细操作,即使在闭环生产期间,新曙光电缆依然凭借整套中压电力电缆先进设备,特别是省内唯一的同心式钢带铠装机等制造优势,及时完成了生产制造工作。
9月16日下午,该批全面完成消杀的定制电缆,装车发往广西。在发货现场,整根总长615米的电缆,成品外径125毫米左右,单盘重量超16吨,装载定制电缆的盘具,足足比正常人的身高高出一倍以上。
“这应该是省内生产的外径最大电缆了,也是我们员工在疫情防控期间协力合作的一个缩影。”朱晓红说,闭环生产以来,公司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其中既有76名员工以厂为家、并肩战斗的付出,也得到了工信、交通等各级职能部门在原材料保障、物流转运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公司也将全力以赴,打好今年最后一季度的收官战。
(原标题:【国庆我在岗】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抗疫生产两不误 争分夺秒保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