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消息,硅宝科技(300019)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有机硅密封胶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所属行业为有机硅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有机硅密封胶、硅烷偶联剂。
1、行业发展阶段
有机硅材料具有卓越的耐老化性能、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良好的电绝缘性、疏水性、生物惰性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领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中明确重点发展项目,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相关目录中重点发展和支持的材料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先进基础材料。
2022年上半年,随着合盛硅业(603260)、东岳硅材(300821)、云南能投(002053)、恒星科技(002132)等有机硅上游企业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有机硅原材料供应充足,有机硅单体价格第二季度逐渐回落,有利于有机硅下游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安全、环保监管力度和对低端产能的限制,终端用户对品牌、质量、服务等要求不断提高,有机硅下游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市场愈发向头部企业集中。
(1)建筑类用胶领域
2022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销售、新开工数据下行明显。国家陆续出台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速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筑行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仍是有机硅密封胶最大的应用领域。随着装饰装修行业提档升级、“城市更新计划”大力实施、绿色节能市场需求不断提高,高端建筑密封胶的市场占比将进一步加大。
(2)工业类用胶领域
工业类产品应用广泛,技术门槛高,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电子电器、汽车、电力等领域。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中国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行业高速发展,为有机硅下游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消费电子迭代升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5G基站、物联网建设全面推进,进口替代趋势进一步加强,给国内有机硅产品带来很大的市场空间。以公司为代表的拥有技术研发和持续创新实力的企业,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迅速抢占国内市场。
(3)硅烷偶联剂领域
硅烷偶联剂是生产高端有机硅密封胶、光伏EVA膜、涂料、塑料等材料的关键助剂。随着全球硅烷偶联剂产业链逐步向国内转移,中国已成为硅烷偶联剂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我国硅烷偶联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发展日趋全球化,已全面进入欧美、日韩等主流市场,成为全球硅烷偶联剂市场的主要供应来源。硅烷偶联剂的广泛应用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市场拓展,行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公司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有机硅密封胶、硅烷偶联剂。具体产品品种及用途如下图所示: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制定了供应商评价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录》。对于生产所需的常规原材料、辅料等物料,从《合格供方名录》中选取优质供应商进行采购;对于设备等其他材料,主要采取比选或招标的方式择优采购。目前,公司与上游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公司实施“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由销售中心根据客户订单向生产部下发任务通知,生产部根据任务要求组织生产。对于特殊或有定制要求的品种,还需经技术部门组织评审后,由生产部组织生产。公司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ATF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
3、销售模式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主要采取直销、经销、网络营销等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并在全球多个国家有合作经销商。公司根据产品类型主要销售模式有以下几种:
建筑类用胶:建筑类用胶产品市场容量大、客户分布广,采取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工业类用胶:工业类用胶产品应用领域针对性强,技术要求高,公司建立了技术专家型的营销团队,针对不同行业需求,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产品及整体服务解决方案。工业类用胶主要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硅烷偶联剂:国内销售业务以直销模式为主,同时开展贸易出口业务,产品已远销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等地,深受客户信赖。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2022年上半年,伴随着宏观环境变化、国内新冠疫情频发、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影响,国内有机硅行业依然保持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机硅下游市场进一步向一线品牌集中。公司作为有机硅密封胶行业龙头企业,为国家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优质高端配套材料,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品牌、规模、平台、人才等优势,市场份额迅速提高,经营业绩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秉承“高质量,高服务”的管理主题,坚持“建筑胶高歌猛进、工业胶挑起大梁、光伏胶担当大任、偶联剂多做贡献”的工作思路,实现建筑用胶稳定增长、工业用胶高速增长、硅烷偶联剂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150.55万元,同比增长37.03%。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克服房地产行业开工放缓、竣工不及预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充分发挥建筑胶行业龙头地位和品牌优势,得益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装饰装修行业的提档升级以及城市更新计划的实施,公司建筑类用胶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行业增速。报告期内,公司建筑用胶实现营业收入85,563.24万元,同比增长18.72%,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在“双碳”背景下,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高速发展,公司工业类用胶在光伏太阳能、动力电池、电子电器等领域均保持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工业胶实现营业收入30,434.93万元,同比增长85.35%。公司加大与光伏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升在隆基、正泰、尚德、海泰等光伏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太阳能光伏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1,578.69万元,同比增长367.45%。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深入拓展在比亚迪(002594)、ATL、多氟多(002407)、飞毛腿等知名企业的应用,报告期内电子电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2,563.35万元,同比增长54.28%。
硅烷偶联剂广泛应用于光伏EVA膜、密封胶、涂料、玻纤等行业,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硅宝深化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产量。报告期内,硅烷偶联剂实现销售收入20,483.75万元,同比增长75.49%。
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眉山拓利2万吨/年功能高分子材料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安徽硅宝8500吨/年硅烷偶联剂技改项目和硅宝新能源(000690)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的建设,预计下半年将新增5万吨/年有机硅密封胶产能,形成18万吨/年高端有机硅材料生产能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强大支撑。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四川省制造业“贡嘎培优”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检验中心、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四川省有机硅密封胶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都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市创新平台,每年保持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4%以上,建立了国际一流的研发体系。公司全资子公司硅宝新材、拓利科技、安徽硅宝均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拓利科技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研发出系列高性能有机硅密封胶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满足了建筑幕墙、中空玻璃、节能门窗、装配式建筑、光伏新能源、电子电器、电力防腐、汽车制造、机场道桥、轨道交通、5G通讯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减少高端产品对国外进口品牌的依赖,促进了国内产品结构调整。公司通过与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安徽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利用高校院所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展前沿技术探索和基础研究。 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获得授权专利共计271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3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130项,实用新型专利132项,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93项;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科技成果鉴定或评估32项;检验中心获CNAS认可的参数112个。
2、规模与工艺优势
公司深耕有机硅密封胶行业24年,已发展成为拥有6大生产基地的新材料产业集团,占地760亩,形成13万吨/年高端有机硅材料生产能力。公司募投项目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眉山拓利在建2万吨/年功能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硅宝新能源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安徽硅宝8500吨/年偶联剂项目技改完成后,公司总体产能将超过25万吨/年。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一流的检测设备及严格的品控体系,已建成数条国际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库及智能化控制系统,主要产品均采用全自动连续化生产工艺。公司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已形成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并根据生产实践和客户需求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设备升级改造、技术工艺持续优化,反应收率和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确保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3、品牌优势
公司拥有硅宝、TALY、好巴适、正基、海特曼、硅瑞特等品牌,其中“硅宝”品牌于2012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连续多年登榜“建筑胶十大首选品牌”“中国房地产供应商竞争力10强”“中国房地产供应链上市公司投资价值10强”,荣膺“中国光伏百强品牌”。公司产品通过美国UL、德国TUV、欧盟RoHS、马来西亚SIRIM、CABR绿色建材产品认证、CTC绿色建筑选用产品、中窗认证、公安部消防产品型式认可、中电联CECC等多项国际国内权威认证,多项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得国内外市场广泛认可。
4、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勇于创新的技术团队、敢拼敢抢的销售团队、精益求精的生产团队和敬业奉献的职能团队。公司创始人王有治先生是国内有机硅行业领军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对推动中国有机硅密封胶产业化作出重要贡献。公司组建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研发团队,深耕有机硅密封胶行业24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同时公司聘请了王琪院士、张立群院士、黄文润先生、徐坚教授等作为公司的专家顾问,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后盾。公司凝聚了一支勇于创新、服务专业的应用技术团队,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服务。公司培养了一批精益求精的产业工人队伍,其中省级劳动模范2人、成都工匠2人、高新工匠4人,充分发扬工匠精神,推动行业工艺革新,制造中国高品质产品。
5、渠道优势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设立销售公司,在广州、武汉、郑州、济南、南京、杭州、西安、厦门、海口、沈阳等省会城市和国家重点开发区如雄安新区设立办事处,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公司销售渠道丰富,拥有经销商300余家、服务用户2000余家,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关系。同时公司产品出口韩国、印度、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京东、天猫等网络销售平台建立硅宝旗舰店,形成了直销、经销、网络营销等相结合的渠道优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新冠疫情和国际环境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依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若国内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或行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2022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销售、新开工数据下行明显,使得建筑胶市场整体需求的增长速度放缓。随着装饰装修行业提档升级、“城市更新计划”大力实施、绿色节能市场需求不断提高,高端建筑密封胶的市场占比将进一步加大。公司作为建筑用胶行业龙头企业,将继续拓展新客户、开发新渠道,提升优质客户占比,降低行业发展放缓的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构成,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对公司利润影响很大。2022年第一季度有机硅原材料价格仍维持高位,在第二季度逐渐回落。随着有机硅上游企业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保障供应安全。同时公司及时对产品进行调价,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产生的影响。
3、应收账款风险
国内产业政策的变化导致部分客户资金紧张,随着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增加的风险。公司贯彻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优先选择与规模大、资信良好、实力雄厚、与公司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加大应收帐款管理手段、加强回款催收力度等措施保障资金安全,降低公司应收账款。
4、新项目建设不达预期
公司近年来开展系列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是公司未来业绩的主要增长点。如项目建设进度过慢或不达预期,将会影响公司业绩增长。公司将组建专业团队,协调多方资源,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保证项目如期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