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9月7日消息,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能源研究院院长吕雪峰受邀,详细介绍了作为10项“山东好成果”之一的铁系梳枝丁戊橡胶催化聚合新材料的研发及其在高性能轮胎领域的应用前景。
目前,半钢子午轮胎胎面胶中70%以上使用溶聚丁苯橡胶,用于提升轮胎抗湿滑性和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滚动阻力和油耗。然而,我国的高性能溶聚丁苯橡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严重限制了我国橡胶轮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能源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成功研发出了铁系梳枝丁戊橡胶催化聚合新材料,标志着工业化生产和高性能轮胎制造技术的关键突破。今年早些时候,他们与中石化成功合作完成了万吨级梳枝丁戊橡胶工业化示范,并在随后的四月与省内轮胎领军企业合作完成了3.5万条高性能轮胎的生产示范。
这些新型轮胎经过严格的测试,结果显示出其综合性能卓越,抗湿滑性能达到欧盟最高级别——A级标准,而且在绿色节油性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溶聚丁苯橡胶。简单来说,如果一辆车以12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突然需要紧急刹车,传统轮胎需要至少100米的刹车距离,而使用新材料轮胎则可缩短至80米以内。对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使用传统轮胎的百公里油耗为7升,而采用新材料轮胎则可以降至6.5升以下,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这将意味着更远的续航里程。
这项科技突破荣获了2021年全国首届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总决赛优秀奖”,以及2022年中国科学院未来技术创新大赛的“总决赛优胜奖”,并被列为2023年中石化40周年科技成就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也将其评为“国际先进”水平。
业内专家预测,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有望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大宗合成橡胶新品种,为山东省乃至整个我国的轮胎橡胶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持。
这一项目是山东能源研究院深入贯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杰出案例。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已与省内89家领军企业合作共推出96项合作项目,包括生物基绿色增塑剂、二代生物柴油、含能材料生物合成、固态锂电池等27项重大成果的产业化。他们还引导中国科学院及其共建单位的30项成果在山东进行产业化转化。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挥“汇聚人才、汇聚平台、汇聚成果”的作用,不断推出重大科技成果,努力成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先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