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月5日消息,近日,建新轮胎(福建)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宣布自8月5日起对旗下建新品牌、马田品牌的12R22.5 H1系列(除293H1外)以及13R22.5全系列轮胎的价格进行调整,每条上浮50元。此次调价的原因是由于轮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轮胎制造成本不断攀升。
据了解,建新轮胎并非唯一一家面临涨价压力的企业,还有其他三家轮胎企业也宣布在下半年进行价格上调。
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加入了涨价潮流,决定自2023年8月1日起对米其林品牌公路运输卡客车及轻卡轮胎的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尽管未透露具体的调价幅度,但此举也体现了企业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压力。
受全球原材料市场波动影响,上海优科豪马轮胎销售有限公司也选择在2023年9月1日起上调在售乘用车轮胎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公司表示,尽管近期轮胎原材料价格略有下降,但仍持续处于高位,同时人力和化工原材料的成本也在大幅增加,成为涨价的另一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正新轮胎于2023年7月1日起对商用车胎规格进行调涨,幅度在2%~16%之间。这一系列调价举措无疑给原本市场销售环境不佳的轮胎行业带来了波澜。
不仅仅是轮胎原材料价格上涨,整个轮胎行业的制造成本结构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除动力成本(能源价格)上涨外,国内人工成本持续攀升。此外,环保支出也在不断增加,成为轮胎生产成本构成中的重要因素。轮胎企业正面临着多方面、多维度的挑战,而涨价不仅是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更是为了维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来看,中国轮胎行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成本增加等多方面的压力,涨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