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5月30日消息,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各监管机构纷纷将注意力转向汽车排放中的一个新问题:轮胎。轮胎磨损产生的微小颗粒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隐患,而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这种污染形式变得更加严重。据了解,全球每年生产约20亿条轮胎,而这些轮胎与道路接触时会产生磨损,释放出微小颗粒物。
轮胎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监管机构开始倾向于将排放问题归咎于轮胎制造商。轮胎中的化学成分约有200种,主要来自原油。尽管有人指责轮胎中含有许多有毒和致癌物质,但目前只有一种物质得到了广泛关注,那就是6PPD。6PPD是一种存在于所有轮胎中的抗氧化剂,用于减少轮胎的开裂。然而,研究表明,当6PPD与氧气或臭氧反应时,会生成6PPD醌,这被认为是美国西海岸科霍鲑鱼大规模死亡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在中国南方的人类尿液中已经检测到6PPD醌的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监管机构表示,6PPD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但正在制定最终文件,要求轮胎制造商研究更安全的替代品。预计今年,加州将成为全球第一个要求轮胎制造商寻找6PPD替代品的地区。此外,欧盟即将颁布欧7排放法规,该法规将首次为轮胎制定排放标准,以限制刹车和轮胎产生的排放物。
固特异、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大陆集团等主要轮胎制造商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争相超越排放规定,寻找6PPD的替代品。米其林和大陆集团表示,可能需要采取集体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许多轮胎企业表示,寻找6PPD的替代品并不容易,因为新的化学物质很难在不影响其他轮胎性能的情况下,同时能保持轮胎的耐磨和防裂特性。
Enso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风暴的来临。”他指出,在电动汽车时代,如果没有更好的轮胎解决方案,轮胎污染将变得更加严重。
然而,中国的轮胎制造商由于研发实力的差距,已经在这场环保减排大战中全面落后于欧美,并成为众矢之的。在今年2月份的中外轮胎行业合作发展论坛上,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的标准法规总监马忠多次呼吁轮胎行业重视减排研发工作。未来的趋势显示,各机构对轮胎排放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据了解,虽然已经开发出一些新型轮胎,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能够解决6PPD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例如,某公司对大陆集团使用蒲公英制成的自行车轮胎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其致癌物质减少了24.5%,但在排放的颗粒物中仍含有有毒物质。
面对电动汽车的转型,轮胎制造商将不得不开发更耐磨的轮胎,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天然橡胶作为替代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陆集团的材料磨损主管表示:“我们有责任处理这个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许多轮胎企业也表示,寻找6PPD的替代品并不容易,因为任何新的化学物质都必须在不影响轮胎其他性能的情况下防止退化和开裂。
Enso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如果推动力量强大,轮胎行业可能在未来五年内推出解决方案,尽管价格可能昂贵。他表示:“虽然我们无法实现零轮胎污染,但我们可以减少污染的程度。”
总的来说,轮胎减排对中国轮胎行业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那些具备研发实力的头部企业将在这场环保革命中占据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