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从白手起家到奋起直追,从走出国门到角逐全球,中国轮胎发展滚滚向前,也承受着荆棘密布和重重壁垒。
结合近期“Tire Busness”发布2022年全球轮胎75强,车辕车辙整理了2009年-2022年度全球75强之中国轮胎企业的上榜、排名及国内外销额对比,分析近13年来中国轮胎的发展趋势。
中国轮胎占据过半席位
2000年以来,赶上中国加入WTO及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国产轮胎的发展也获得了阶梯式增长。2009年,中国轮胎在75强中占据24席位,随后几年逐年增加,更多中国企业跻身全球75强,到了2016年达到高峰:39家国产轮胎占据了全球75强的过半席位。
2016年以后,中国尤其是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告别野蛮生长期,银行投资积极性下降,一批工厂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这一现象反映在了全球75强榜单上,如盛泰集团、黄海橡胶、天津联合、北京首创几家工厂退出了75强……
中国轮胎总销额占比逐年递增
从中国轮胎在全球75强的总销售额变化来看,2009年度,中国轮胎在全球75强的总销售额仅为168亿美元,到了2013年度,达到348.5美元,翻了一番。

但在2013年以后,中国轮胎产业受到全球经济形势、贸易摩擦、行业洗牌等多重影响,中国企业总销额呈现波动性变化,截至2021年,中国轮胎总销额为344.6亿美元。
2009年度-2022年度中国企业总销额对比外资的变化图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总销额占全球比例整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从2008年的13%,到2021年的21%,实现了8%的提升。

同时,外资企业的总销额所占全球的比例却不断呈下降的趋势,截至2021年,占比为79%。近13年间,国产轮胎不论在75强榜单,还是整个全球市场,都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
第一梯队鲜有中国轮胎
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全球轮胎75强前10名第一梯队中,仅有正新橡胶和中策橡胶两个企业,分别来自中国台湾和大陆。全球前20强第二梯队中,截至2022年度,仅三角轮胎、玲珑轮胎、双钱轮胎和赛轮集团上榜。
综合来看,尽管全球轮胎75强中,中国轮胎占据了半数名额,但销售额占比仅20%左右,国产轮胎较为分散的局面长期存在。
可喜的是,2021年,中策橡胶首次跃居全球第8位,是目前中国轮胎在全球市场最亮眼的存在。此外,纵观国产轮胎轮胎在近13年的发展,玲珑轮胎、赛轮集团都保持了较稳健的增长,最有实力角逐未来全球轮胎第一梯队。
随着几家国内巨头迈上国际化布局快车道,以及随着民族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75强新进企业未必增多,但总销额占比仍存较大增长空间,中国轮胎称霸全球,正在路上!
(原标题:2009-2022|十三年坎坷路,中国轮胎称霸全球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