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与轮店主联盟消息,我国作为橡胶消耗大国,年消耗量达400万吨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又是橡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进口橡胶占了年总消耗量的一半。
同时我国又是轮胎生产大国,2018年轮胎产量8亿多条,如今虽然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每年废旧轮胎的数量却是只多不少。

同样2018年的数据是近3.8亿条废旧轮胎从我国产生,但回收再利用数量越还不到30%,这与发达国家动辄60%~70%的再利用率相比,有着不小差距。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4.4万辆,同比增加159.52%;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加157.57%。
所以在我国轮胎生产企业达到规模化的今天,轮胎“再制造”技术的可行性与发展也逐渐被大家重视了起来。

国家对再制造产业的支持一直没有放松,“以旧换再政策”的推出、开放汽车再制造所需的零部件原材料的限制,这些都表明了国家对再制造技术的重视与支持。
目前,由重庆大学和重庆超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废旧汽车再制造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年产50万条废旧汽车轮胎再制造生产线也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废旧轮胎再制造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
据了解,废旧轮胎再制造其实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工业流程,将废旧产品中不能使用的零部件通过技术手段修复,以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为主要修复手段(即在损伤的零件表面制备一薄层耐磨、耐蚀、抗疲劳的表面涂层),使得经过修复处理的零部件性能与寿命周期达到或高于原零部件的性能与寿命,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甚至还能超越新品。

但成本只有新品的50%,能源和材料的节约达到60%~70%,显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并且在产品上标有明确的再制造标识。
中研网数据表示,2018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同比减少了10亿条,2019年有所增加,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轮胎外胎产量同比又有所减少。2021年,中国疫情形势缓和,社会开始复工复产,下游行业对橡胶轮胎需求整体上升,2021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89910.8万条,同比增加9.85%。
若废旧轮胎在今后能进一步加以利用,对于环境、原材料消耗以及轮胎价格都会是一个十分利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