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8月轮胎出口数据来看,中国汽车轮胎出口保持强劲态势:全国出口汽车轮胎572760吨,同比增长3.3%;出口值为97.6835亿元,同比增长了14.8%。

1-8月,全国共计出口汽车轮胎4429153吨,同比2021年增长了10.7%;总金额为721.4572亿元,同比增加了21.2%。
2022年内销市场不佳,出口成为许多轮胎企业的“救命稻草”,且车辕车辙认为,未来几个月,中国轮胎出口火爆的局面将继续延续,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8海运费断崖式暴跌!
疫情曾经导致海运费飙升,许多航运公司因此收获了创纪录的利润,但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目前,传统旺季的海运市场遭受阵阵寒流,主要海运航线的运价“断崖式”暴跌。
据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航运成本下降了50%,该指数跟踪所有主要航运公司的价格。

然而,许多其他航运指数显示的跌幅更大,多在57%至76%之间。国际顶级投行Stifel分析师Mark Nolan对投资者表示:“市场价格随时可能触底。”
波罗的海海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至美国西海岸航线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约1万美元,8月价格约为4000美元,暴跌60%,相较于去年最高点的2万美元均价,跌幅超过80%。
亚洲近洋线进入门槛低,波动也更为明显。目前,泰越航线有的运价水平甚至已经低于成本,无利可图!
甚至近期货代圈内已爆出盐田至长滩港大柜2850美元收货的报价!从去年峰值的3万到如今不足3000,可见今年航运业的惨淡。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欧美国家通胀率高企,叠加地缘冲突、能源危机以及疫情,使得航运需求大幅萎缩,这是导致全球海运费暴跌的主要原因。
英国轮胎媒体Tyrepress表示:“目前的海运运费对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轮胎制造商极为有利,因为他们受俄乌战争导致的原材料成本涨价影响较小,且进口商准备利用运费低的竞争力,以吸引那些对价格敏感的客户”。
欧美通胀加剧,中国轮胎更受欢迎!
全球通货膨胀持续走高,已波及多个经济体,其中欧美影响最为深刻。据全球经济指标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通货膨胀率创下40年以来新高,达到9.1%,这是自1981年以来发生的最大同比增幅;英国的通胀率更是高达9.4%。
7月份美国通胀率虽下滑至8.5%,但回落并不能说明通胀就已见顶,且距离美联储透露的将通胀率降到2%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英国7月通胀率飙升至10.1%,据央行预测,英国通胀将在10月份达到13.3%的新峰值。
高通胀率意味着,从原材料和供应到劳动力等成本全面上升。纵观全球,抗击通胀将是一场持久的硬战。
美国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最近向消费者发放了一万多份问卷,结果85%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改变了他们的购物习惯。

包括轮胎在内的“汽车零件和配件”一栏里可以看出,有19%的消费者选择减少在此类别上的支出。
据另一项调查显示,约48%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在面临通胀时购买了其他品牌产品,而49%的人表示他们选择“消费降级”,转而购买普通产品。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美国家庭更接受这一选项,分别为52%和48%。
另外约有30%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将被迫停止购买自己长期习惯使用且喜爱的品牌的商品。

中国轮胎一直有着“高性价比”的代名词,在高通胀的大环境下,许多国外消费者开始使用价格更低的中国轮胎,这对我们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人民币汇率下跌,出口盈利有望抬升
自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跌破7.08关口后,9月22日又一度跌至7.0967。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跌幅达到11%左右。
汇率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贸层面。从轮胎贸易角度来看,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适度贬值有利于提升出口贸易竞争力和价格优势,推动实体经济复苏。
举个例子,原来100万元的轮胎出口到美国能卖68万元,现在能卖将近71万元。当然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理想,人民币贬值也意味着轮胎原材料进口成本增加。
目前本轮人民币贬值或只是短期影响,近日商务部也表示,在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优化产品,为更多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外贸企业则需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积极采取对策,规避汇率波动带来了业务风险。

车辕车辙网小编说:综合来看,以上三点因素对中国轮胎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作用,虽说是一场机遇,同时也是一场考验,毕竟在成熟的欧美轮胎市场,产品力才是根本。轮胎制造商应该提高研发投入,注重产品性能和品质,才能获得今后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