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与轮店主联盟消息,外网报道,近日德国橡胶工业协会WDK发文“敲响警钟”,因为能源、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的大幅上涨,对德国大部分橡胶公司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收益紧张,2022年第四季度德国橡胶行业将迎来“生死存亡”时刻。
同时,德国橡胶工业协会WDK还表示,德国橡胶工业协会的成员要准备好将破产、搬迁和裁员等措施“具体化”,以应对危机。

据了解,德国橡胶制造商协会WDK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现有会员160家,从业人员7.6万人。其中普通会员有116家,包括109家从事橡胶制品的企业和7家轮胎企业(阿波罗、普利司通、大陆马牌、固铂、固特异、米其林和倍耐力)。
其中,在德国共有15家轮胎生产工厂,分别属于大陆集团(3家)、固特异(6家)、米其林(5家)、倍耐力(1家)。
在2016年时,德国橡胶工业销售额就达到112.65亿欧元,其中轮胎部分达49.75亿欧元(约349.21亿元人民币),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为62.9亿欧元;
2016年轮胎产量为76.5万吨(公路用轮胎6330万条),橡胶制品产量为78万吨。2016年轮胎产能利用率为91%,非轮胎橡胶制品产能利用率80.7%。
德国化工协会:
减产只是个开始
同时,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 也公开表示,在“能源危机”影响下,行业面临着“天文能源价格、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和持续供应瓶颈”等挑战。
因此,该协会预计化学品产量将比去年下降8.5%,并表示这只是个开始。

该协会补充说:“冬季是否有必要进行天然气配给还存在不确定性,天然气短缺的准备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欧洲多国轮胎企业
“生死存亡”时刻真的来了!
日前,北溪一号“断气”后,欧洲能源危机便开始不断升级。“北溪1号”是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天然气管道,该管道在秋冬季即将到来的节点断气,冲击了包括铝、锌、化肥、造纸、轮胎等多个行业。
从上面德国橡胶协会和德国化工协会的现状来看,现在欧洲多国的化工轮胎企业面临减产甚至是停产的打击。
1、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
比如,轮胎制造需要合成橡胶、炭黑、各种化学添加剂,对上游化工原材料的依存度非常高。而这些化工厂大多是高耗能的产业,欧洲能源危机会加剧轮胎原材料的供应难度。

2、汽车厂减产,轮胎配套下滑
并且,汽车制造业约占德国天然气消耗量的37%,一旦俄罗斯断供,德国整个汽车行业便会陷入停滞。据了解,宝马汽车2021年全部的能源消耗中,有54%来自天然气。
写在最后
综上,如果欧洲能源危机持续,造成大面积停产,对于全球轮胎供应链都会产生影响。
同时,由于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停滞、消费低迷,全球性经济危机预期加剧,这对于全球轮胎行业也是巨大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