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 中国橡胶杂志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轮胎行业排名第8位、国内龙头企业,从企业“三品”发展现状、“三品”实施方案对企业的指导作用、企业今后落实“三品”实施方案的主要举措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并提出政策建议。
以下为中策橡胶《关于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的解读》全文:
关于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解读
轮胎是一种特殊属性的产品。一方面,轮胎是由石化、农产品、金属加工、矿物质等多种行业数百种基础原材料加工完成,但本身又是整车系统中的一个部件;另一方面,具备原材料的特征属性,是上游原材料的品种、品质、品牌的集成与传递;又具备自身品种、品质、品牌的发展要求。
因此,对于四部委“三品”实施方案的解读,应该从轮胎的整个生命周期着手,将上游原材料的品质发展要求与下游客户的品牌服务串联起来。
中策橡胶是轮胎制造型企业。轮胎是一种特殊属性的产品。首先,轮胎是由石化、农产品、金属加工、矿物质等多个行业数百种基础原材料加工完成,但本身又是整车系统中的一个部件;其次,既具备原材料的特征属性,是上游原材料的品种、品质、品牌的集成与传递,又具备自身品种、品质、品牌的发展要求。因此,对于工信部关于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的解读应该从轮胎的整个生命周期着手,将上游原材料的品质发展要求与下游客户的品牌服务串联起来。
一、中策橡胶目前在“三品”方面的现状
中策橡胶2021年销售收入302亿元,在轮胎行业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八。
半钢子午胎总销售量4900万条。其中,大规格尺寸(大于等于17吋)占比约30%,绿色轮胎(双C及以上)占比50%左右。全钢胎销量超过2000万条,市场占有率处于世界前列,其中双D及以上标签轮胎占比约75%。斜交胎、两轮车规模都处在世界第一位。
1.增品种
(1)轮胎增品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与世界环境的变化趋势,轮胎自身的变化与发展正悄然发生。新能源车的崛起,为中策橡胶提供了一个新的赛道和机遇。
众所周知,轮胎头部知名公司至少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产经验,技术底蕴非常雄厚。据不完全统计,仅轮胎领域的发明专利,住友橡胶有100000多件、普利司通有72000多件、固特异有400000多件、优科豪马有34000多件。这方面头部知名公司的先天技术优势十分巨大,国内轮胎企业仍有很大的差距。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中策橡胶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将有大量新品种、新要求的汽车轮胎涌现出来。新的起点、新的设计,国内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新势力新能源车企也为中策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同时,静音棉轮胎、自密封轮胎、跑气保用轮胎、四季轮胎、冬季轮胎等传统领域不断增加的新要求使轮胎规格不断丰富,仅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中策新增轮胎规格就达1000个以上。
(2)上游原材料的品种创新
很多轮胎制造公司都有自己的或参股的原材料制造厂,如钢丝、炭黑、SSBR、BR、帘子布、轮辋等。随着轮胎智能化的发展,FRID、传感器等很多非传统轮胎产品权重也在提升。生物基材料、废旧轮胎再循环利用等也方兴未艾。目前,中策有自营的炭黑厂,可生产LRR炭黑;循环科技公司利用废旧轮胎可生产热裂解炭黑、液体再生胶等;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开发环氧化大豆油等生物基材料;纳米硅/木质素等材料也已得到广泛应用;正在合作开发的SSBR等产品,会极大丰富材料品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2.提品质
中策橡胶销售额稳居世界轮胎行业前10位达十几年,其产品质量在近几年有着较大的飞跃和提升,在国内同行业处于较好水平。中策未来工厂的投用,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空前提高;大力引进国内外行业技术顶尖人才、着力加强配方技术队伍,设计能力提高明显。随着福特审核及大众中国POT审核一次性通过,过程保障能力、产品一致化保证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3.创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线。目前中策作为轮胎第三集团头部企业上升趋势明显。无论是媒体测试、零售市场美誉度、高端车型配套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尤其是朝阳1号旗舰系列产品的推出,其性能与大牌公司产品相比,互有优劣、难分伯仲,价格跻身前五之内,极大提高了国产品牌的形象。目前月均销量在10万条左右,在高端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目前正策划问世的电动车旗舰系列产品也将会成为轮胎市场的新宠。
二、对本企业的指导作用
中策橡胶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科技含金量高、质量满意度高、品牌认可度高的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绿色轮胎产品。
在未来工厂、旗舰轮胎成功标杆的示范下,加快中策橡胶生产、产品的国际化步伐。中策橡胶目前材料消耗处于世界前五之内,要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和高端产品的竞争力,早日进入世界轮胎第一集团。
三、今后举措
1.中策橡胶目前已成立前沿基础研究技术中心,并大量引进国内外轮胎生产、基础研究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已经着手筑巢引凤、储备人才。
2.继续与高校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包括在轮胎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以及生物基、可再生材料的加大使用等方面。
3.抓住电动汽车新赛道的契机,与新势力加强合作,迅速抢占新能源汽车轮胎的制高点。
4.利用公司测试设备和测试手段齐全的优势,尤其是仿真建模能力方面,提高快速研发验证能力,高效节约开发。
5.以未来工厂、旗舰产品的成功为契机,拓展以点带面的生产方式和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
6.结合行业协会推广的绿色轮胎标准,在轮胎绿色制造、内在质量等领域转型升级,提高社会效益。
四、政策建议
由于疫情和石油产品价格高涨,轮胎行业目前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但新能源汽车赛道机会稍纵即逝,国内轮胎企业都在倾力投入力量,争取能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因此,希望从政府层面在产业政策、行业布局、财政支持方面助企业一臂之力。
1.梳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和材料领域卡脖子项目,组织产学研重点公关,并对企业投入部分予以减免或者补助。
2.绿色轮胎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显著,利国利民,但其成本相对较高,行业协会每年都在举办轮胎绿色安全周活动,建议通过协会认证的绿色产品规格优先进入政府采购程序。
3.对企业海内外行业领军人才引进、高端测试研发设备采购、研发测试费用予以适当补贴。
4.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逐步淘汰落后制造企业和进入不了绿色标签的产品,择优扶强。
5.加强上下游的衔接,推动新时期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高度自主化,保证国家汽车工业自主前瞻可控,助力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6.加强“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的推广力度和轮胎知识普及的活动,分享中国轮胎品牌的正能量,使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7.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推出了轮胎标签法并大力发展绿色轮胎,但中国轮胎市场杂乱无序,在标签立法方面缺乏统一的约束管理。希望由政府发布行政规章,强制推行中国轮胎标签制度。
推动绿色轮胎产业化进程,加快轮胎行业的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并使国内消费者清晰消费,保障消费者权益。这样有助于充分定义什么样的轮胎是好轮胎、什么样的轮胎是不能继续使用的轮胎,加快推进轮胎标签制度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