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最新重卡销量数据出来了:国内8月重卡销售约4.4万辆(开票口径),环比今年7月下降3%,同比去年下降了14%,净减少7300辆。销量同环比的“双降”犹如一场“霜降”,刺痛了轮胎人的骨头。

不光是8月份,中国重汽最近在接受调研时表示,2022年上半年重卡销量处于近十年历史低位......下游不景气,让轮胎人咽了一肚子苦水。
卡客车胎,配套替换全面下滑
8月重卡销量4.4万辆这一数值有三重含义:首先,这是自2016年以来8月份销量的最低点,比2016年8月销量(4.93万辆)还要低。
其次,今年8月份是重卡市场自去年5月份以来的连续第十五个月下降,行业逆转并实现同比增长的曙光还未到来。

最后,7月和8月,重卡市场连续两个月出现同比、环比“双降”,8月份销量甚至跟今年疫情最严重时的4月份销量持平,可见市场需求的疲软!
重卡销量的下滑直接影响轮胎厂的配套业务,车都卖不出去了,轮胎还有的卖吗?
据卓创资讯统计显示,1-7月全钢轮胎产量累计同比降幅11.23%;终端替换增量略显乏力,1-6月全钢轮胎替换量累计较去年同期下滑23.3%,且单月替换量较去年同期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幅。
外资品牌扛不住了,宣布撤离
在中国卡客车轮胎市场,外资品牌本就举步维艰,市场销量的大幅下滑也让许多外资品牌纷纷“逃离”中国市场。
8月17日,住友橡胶 (中国) 有限公司邓禄普轮胎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整合邓禄普轮胎中国业务的通知”,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停止卡客车轮胎产品的销售及生产。

有人认为,外资品牌走了,市场饱和度下降,国产品牌的好日子不就来了吗?未必如此,邓禄普的退出,反映出大陆卡客车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放缓,全钢胎配套和替换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减弱,加上更高的生产成本,不只是外资品牌,国产卡客车胎工厂的利润也在被压缩,甚至出现亏损。

此时邓禄普退出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仍在挣扎中的多数全钢胎工厂,未来可能要赔上更多金钱和精力。
中国全钢胎由盛转衰?
造成今年全钢胎困局主要原因是两大变量的叠加影响:一是2021年7月1日前,汽车厂大量生产的国五车积压,同时各地环保政策导致车主购车观望。有媒体报道,去年6月底,国五重卡的库存甚至达到了25万辆。
其二,今年初以来奥密克戎疫情加重,防控向高速物流运输覆盖,导致物流运输业断崖式下滑,至今还未完全恢复。

但从长远来看,全钢胎市场仍然不会走弱。首先,中国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制造业依然占据很大比重。有关专家指出,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将温和改善至10%-12%,带动全年基建投资增长10%以上,并支撑2022年GDP增长3%。
其次,中国区域间发展严重不平衡,西部地区资源输出、沿海现代制造业发达、东北重工业为主的局面没有改变。所以,区域间必须依靠物流运输业实现流通。

另外,国家近几年虽然大力推动“公转铁”、“公转水”,但根本目的不是淘汰公路运输,而是补充公路运力不足以及效率等方面,公路依然是国内的主要运输方式。
最后,中国全钢胎在全世界的领先优势目前无人撼动,全钢胎出口将持续火爆。据相关机构统计,上半年国内全钢胎消费占比结构中,出口比例大幅增高,大约占53.31%左右。
结语:综上所述,各种抑制因素逐渐消除后,目前全钢胎市场的阶段性困局必将被打破!我国轮胎行业将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必将迎来更多发展空间与机遇!

未来全钢胎市场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如何降本增效、开拓市场、开发渠道,是各大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最终经过市场的淘汰,能存活下来的将是少数,也是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