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富阳新闻网消息,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世界十强的民族轮胎企业。位于新登镇的中策清泉是中策橡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团内全钢系列产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集年产50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轮胎原材料混炼胶加工、炭黑制造和生产尾气发电为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也是富阳区大企业大集团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富阳区十大功勋企业。
尽管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环境双影响,但在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中策清泉通过精准生产、精准投放(销售)、数智化变革等举措,实现逆势上扬,截至5月底已完成产值13.05亿元,同比增长21.63%;预计2022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税收达1亿元。

中策清泉生产车间
精准发力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
坚持客户导向,定制服务是中策橡胶摸索出来的重要“门道”之一。
企业以往的订单以大批量少规格为主,一般不接小批量多规格业务。然而,受疫情和经济大环境影响,小批量多规格的订单比往年增加,企业也转变思路,开始“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按需生产”。
中策清泉公司副总经理何海杨介绍,这样的精准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外贸订单的需求与往年相比也从原来总订单量的30%增加至50%。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中策清泉通过不断拓宽产品路线、重塑品质文化、提升对市场的把控能力,以“三精准”——设计精准、制造精准、销售精准,“两严格”——严格验收检验标准、严格考核机制,不断提升中策全钢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目前,中策清泉在为一汽、二汽、东风柳汽、上汽红岩、江淮汽车等品牌做好配套服务的同时,积极对接快递、物流公司。2022年初,中策清泉与中通快运、百世集团两大头部物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合作共赢,并在轮胎替换市场发力,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集团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布局“车空间”,运用连锁经营模式及智能车型匹配系统等技术手段打造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同时开通网络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
中策清泉的轮胎业务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据介绍,目前所有车型的轮胎,均有业务对接。
数智化变革助力企业发掘数字红利
近年来,中策清泉深耕制造业,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加速传统产业数智转型,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不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截至目前,企业已持续投入近亿元用于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设备联网率达95%。2021年,企业被评为杭州市级绿色低碳工业企业;轮胎数字化车间入选浙江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中策清泉与浙大盈格合作开发的轮胎行业MSE系统,通过生产排程、生产监控、防误控制、质量追溯等手段,进一步准确详实把握生产各个环节,快速灵活响应市场变化,提高轮胎制造过程的柔性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半制品周转库存,缩短产品加工周期。
不仅如此,中策清泉以炼胶工序为切入点,在制造过程数字化的基础上,应用人工智能部署实施中策橡胶ET工业大脑,将传统的橡胶制造产业转化升级为智慧云制造,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使得海量的数据能够实时采集、监控和感知。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全面应用,渗透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炼胶—半制品—成型—硫化—质检—内部物流,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多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更为紧密,同时也为产品设计与运营管理提供了关键性的数据基础,推动企业向价值链的高端转型升级。
当下,浙江吹响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的号角,中策清泉将持续以创建“数字经济、绿色制造”为宗旨,以“节能减排、流程再造、智能制造”为理念,持续精进自身技术力量,不断地研发、推出能够适用于各类市场的高品质新轮胎。
投建新项目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中策清泉根据整体规划和对市场的调研,正投资建设“年产2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载重轮胎新扩建项目”,并在原基础上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建设“装备技术智能化、节能环保生态化、物流输送自动化和生产管理信息化”的绿色环保轮胎生产基地,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高公司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该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总投资12亿元,主要建设标准厂房、2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及配套高架立体库。项目投产后,中策清泉轮胎产能将达到750万套,实现年产值38亿元,亩产税收30万元。
不仅如此,中策清泉还投资建立2万吨/年废轮胎高效清洁资源化利用项目,成为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废轮胎高效梯级裂解资源化利用及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的示范工程。项目一旦达产,预计可实现2万吨废轮胎高效清洁资源化处理,每年可减少现有炭黑生产过程中原料油消耗8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000吨;可新增产值约4000万元、税收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