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安徽日报农村版消息,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自今年春节以来,国内大豆、玉米、麸皮等饲料原料价格出现整体上涨势头,不仅给畜牧养殖带来较大压力,也给国内市场保供稳价带来挑战。
饲料供应直接关系到肉蛋奶产品供应。近日,笔者走访省内一些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发现此轮涨价虽对他们产生一定冲击,但绝大多数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心态较稳,养殖规模目前未受影响。
“2.32元一斤,光这三吨半豆粕就花了16240元。现在这豆粕贵得真是要咬着牙买。”帮着饲料送货员把豆粕搬进库房,河北邯郸肥乡屯庄营村养鸡户刘敬涛一边给老板转账,一边禁不住感慨。
刘敬涛养鸡已有20多年,但自今年春节后,豆粕价格的跳涨却是他以前很少经历的。“豆粕是饲料蛋白主要来源。去年每吨也就3200元左右,但今年春节后,价格却一路飙升,最高的时候每吨涨到了5500元左右。”刘敬涛说,直到近几天价格才稍有回落。
每年二三月份原本是国内饲料消费淡季,然而,受南美干旱、欧洲地区冲突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节过后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都迎来了价格跳涨。这出乎不少人预料。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吨玉米价格约2400元左右,但春节后,玉米价格一度达到每吨2800元。
据了解,不仅豆粕和玉米,饲料所需的大麦、高粱、麸皮等价格也均有不同程度上涨。饲料成本上涨,不仅包括饲料原料的上涨,还包括加工、物流等环节的成本增加。
实际上,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粮价便呈现持续攀升态势,在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和下游养殖需求的刺激下,国内饲料价格一直持续上涨。
历年,玉米每斤也就九毛多,豆粕每斤大概一块四。但到2021年下半年,饲料就开始上涨,玉米直接涨到了一块两毛多,豆粕涨到了每斤一块七毛多。今年春节后,豆粕一斤涨了一块钱。”刘敬涛说。
上游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节节攀升,推升饲料企业生产成本,导致饲料行业利润空间收窄,饲料企业纷纷提价应对原料价格上涨。
更多炭黑资讯,请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