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日前,海关总署发布一季度及3月份橡胶轮胎出口数据,同期,青岛海关及东营市也发布了一季度轮胎出口总值。
一季度轮胎出口减量增收
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4727万条,同比去年下降7.3%;当月出口总额为100.7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5%。其中汽车轮胎出口551190万吨,同比下降了4.7%。
一季度,全国共计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13763万条,同比去年下降了3%;出口金额为277.43亿元,同比则增长了9.8%。

金额单位:万元人民币
从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比看,单条数比吨位数下降更多,体现了出口的橡胶轮胎单位重量增加,从2月份细分轮胎出口数据分析,主要是卡客车轮胎出口占比增加。
从出口量价对比来看,在总量减少的情况下,金额反而增长,轮胎单价升值较大,出口轮胎普遍涨价。
山东轮胎“拖后腿”
青岛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3月,山东省出口橡胶轮胎总值为170.4亿元,同比增加了6.6%,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8.76%。
相比全国,山东轮胎出口金额增速放缓,占比也在下降。近两年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省内轮胎落后产能正在加速淘汰。

山东轮胎看东营,东营市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市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总值51亿元,同比下降1.8%,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7.59%。
数据上看,东营轮胎尤其“拖后腿”,在全国轮胎出口总值占比中,还不到20%。东营轮胎也在深度整合中,产能不断减少,加上普遍存在低价竞争,导致在全球轮胎外贸市场出现了萎缩。
轮胎外贸面临多重挑战
一季度全国轮胎除了出口量有所下降,还面临着疫情封锁导致的运输困难、海运费居高不下、原料价格上涨、订单外流等问题。同时,全球经济下滑、美国加息等众多因素,都对外贸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近期,上海受疫情影响,被迫按下“暂停键”。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的上海港,运转压力骤增,这也让全球的供应链雪上加霜。

同时,国内疫情蔓延,虽然港口正常运营,但陆侧物流仍面临卡车司机短缺的挑战,司机们被困在封控中或频繁需要核酸阴性证明。
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轮胎外贸韧劲十足,企业应在这一阶段勤修“内功”,将中国轮胎制造进一步强化为“中国创造”,在风险中磨炼自身,增强品牌抵御风险的能力。
(原标题:一季度全国轮胎出口量跌价增,东营拖后腿……)
更多炭黑资讯,请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