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中国炭黑网消息,据外媒3 月 4 日报导,美国轮胎贸易量和收入在 2020 年小幅下滑后,随着该国对轮胎的需求反弹至疫情前的水平,这两者在 2021 年均有所回升。
从数字上看,去年美国轮胎进口价值陡增了 18.4%,达到创纪录的 159 亿美元,大多数类别的出货量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泰国是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和中型卡车/大客车轮胎的第一大来源国,以 30 亿美元的出货值位居进口国之首——尽管乘用轮胎出货量因去年上调对泰国的进口关税下降了 7.3%,但是总体来看依然增长了 8%。
某些公司由于从属于设在泰国的企业,故其乘用轮胎和轻型卡车轮胎的关税税率为: LLIT(泰国)有限公司 (玲珑轮胎泰国子公司) 22.21%;住友橡胶(泰国)有限公司 13.25%;其它公司则一律为 16.66%。
墨西哥是去年轮胎进口的巨大推手。由于乘用轮胎和轻型卡车轮胎出货量均实现了两位数(52.8% 和 55.9%)的高增长,美国从这个南部邻国进口的轮胎货值大涨 48.2% 至 15.7 亿美元。墨西哥排名进口额的第三位,与常年排名第二的加拿大几乎持平。
泰国是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和中型卡车/大客车轮胎的第一大来源国,位居进口来源国总榜单之首位。
除了 JK 轮胎(墨西哥)公司的产品外,所有进口自墨西哥的轮胎均来自普利司通(美洲)公司、马牌轮胎(美洲)公司、固特异公司(包括固铂轮胎)、米其林集团和倍耐力轮胎的子公司。墨西哥对美国轮胎出口的增长扭转了两国间的贸易差额,使得墨西哥一举出超了 2.55 亿美元,变动幅度接近 4 亿美元!
随着墨西哥这一转化,美国仅与一个主要轮胎贸易伙伴国(加拿大)保持了贸易顺差,这一顺差去年缩减至刚好 3900 万美元。当然,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主要涉及三个公司,即普利司通(美洲)公司、固特异公司及米其林(北美)公司——它们在两国均设有工厂。
数据显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占美国轮胎行业出口总值的 65%。美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顺差最大,为 3.284 亿美元。
总体而言,在进口增长 18.4%(至 159 亿美元)和出口增长 12.8%(至 46.3 亿美元)的基础上,去年美国轮胎贸易逆差加大近 21%,达到了 113 亿美元。
直到 2019 年还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2021 年以 12.1 亿美元的进口额位居第四,增长了 23.5%,其中大部分来自重型卡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及其它工业轮胎对美国的出口——这是因为对其出口到美国的乘用车、轻型卡车和中型卡车轮胎征收的进口关税大幅提高。
来自中国台湾的进口轮胎价值下降38% 至 3.55 亿美元,该地区轮胎制造商受美国2021 年初征收的进口关税的影响最为严重。与 2020 年相比,去年来自台湾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的出货量分别暴跌了 56.5% 和 59.4%!
从数字上看,去年美国轮胎进口价值陡然增长 18.4%,达到创纪录的 159 亿美元,大多数类别轮胎的出货量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乘用轮胎进口增长 10.4%(1470 万条)至 1.559 亿条;轻型卡车轮胎进口量增长 19.8%(553 万条)至 3340 万条;中型卡车/大客车轮胎进口量猛增 31.8%(418 万条)至 1730 万条。
因此,根据《轮胎商务》对美国轮胎制造商协会(USTMA)和美国商务部数据的分析,去年进口分别占美国乘用车、轻型卡车和中/重型卡车轮胎出货量的 69%、87% 和 76% 。
不过,进口的乘用轮胎大约三分之二据估计隶属于在美国开展自营制造的公司的轮胎品牌,故而乘用轮胎“真实”的进口份额应接近 23%。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尽管去年出货量与 2020 年相比有所减少,但泰国依然是美国第一大进口轮胎来源地,在三个主要类别中均名列榜首,利润率高于第二大出口国。墨西哥则是贸易国家/地区中的后起之秀,对美国的乘用轮胎和轻型卡车轮胎出口分别增长了 52.8% 和 55.9%。
受美国2021 年初提高进口关税打击最严重的是台湾地区轮胎制造商,去年对美国的乘用轮胎和轻型卡车轮胎同比分别大跌 56.5% 和 59.4%!
更多炭黑资讯,请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