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缺芯迎来“一周年”,汽车和轮胎受到了多大影响?

12月份即将结束,汽车产业芯片短缺已经经历了一年的时间,目前形势仍然严峻。据相关媒体报道,预计缺芯导致2021年国内乘用车损失约150万辆;预计全球减产汽车1131万辆,按一辆配套5条轮胎(包含备胎)来算,相当于全球轮胎失去了5600多万条配套业务。

最初,人们认为缺芯是一种暂时性现象,本应在今年下半年前消失,然而这种预测没有成为现实,情况反倒变得更糟。
汽车为什么会缺芯片?
虽然汽车普遍使用的都是基础芯片,但使用量却非常大,一辆传统燃油汽车就要使用到40-150种不等的芯片。
然而,汽车产业今年面临着新能源的大转型,新能源汽车的芯片使用量更高,基本是传统燃油汽车的4-5倍。

对芯片制造商来说,汽车中使用的芯片集中在20~45nm成熟制程,这些产品利润并不高,而且在一些芯片厂商看来,汽车需要的芯片很快就会被淘汰。
智能手机制造商才是芯片厂商的首选客户,因为他们愿意购买更先进、利润更高的芯片。要知道,苹果单单为制造iPhone而花在芯片上的钱,就比整个汽车行业还要多。

目前的汽车芯片产业基本被瑞萨、恩智浦、英飞凌等全球7大供应商所垄断,这些公司大多都把汽车芯片的工厂建在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疫情反复,又导致芯片直接减产40%。 轮胎配套受影响,缺芯何时结束?
轮胎厂的日子自然是不好过的,据外媒报道,轮胎制造商的配套业务受汽车缺芯影响,至少损失了20亿美元(约人民币127.44亿元)的收入。

法国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预测,缺芯危机起码要到2023年初才会消除。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估计,芯片短缺的问题可能还会持续两年。
或许,“帮助”不会来自供给侧,而会来自需求侧:各类商品价格的迅速上涨将迫使消费者放弃购买,从而导致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下降,之后,半导体厂商将逐步恢复对市场的控制。

比如在美国,11月一辆新车的平均价格为4.1万美元,同比上涨17%(约6000美元);二手车价格涨幅更大,达到21%。国内,奔驰宝马甚至用开票价回购二手车,然后卖给那些急于买车的消费者。
没有理由认为这种“汽车通胀”将在年底前得到遏制,即使芯片短缺问题突然得到解决,被压抑的需求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市场。
结语:虽说中国轮胎配套业务不多,造成的损失不大,但今年国内影响轮胎厂利润的麻烦事,已经够多了。

可以确定的是,汽车、轮胎在内的许多行业受芯片短缺影响,将继续对全球通胀构成压力,进而给全球经济带来各种衍生的问题。
(原标题:减产5600万条、损失127亿,轮胎厂“芯痛”时刻...)
更多资讯,请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