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www.tanhei.com),据轮胎商业网消息,2021年10月份,给轮胎圈留下来的几乎全是伤痛——3季度财报报忧不报喜,新电限产低开工率,轮胎市场岂止一个“丧”字了得。为了扭转局面,10月份,轮胎企业开始纷纷宣布涨价,轮胎行业第四轮涨价正式拉开序幕,不少轮胎企业第三波涨价已开启,而这一操作能否帮助轮胎企业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
头部胎企再发涨价通知单
中策产品价格上调3次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双限”影响,2021年11月1日,中策发布涨价通知。此次涨价分为三个阶段,11月1日起欧系所有产品价格上调2%,朝系部分产品价格上调2%-5%;11月1日起,朝系未涨价部分产品价格上调2%;11月21日起,金系所有产品价格上调2%。


赛轮发布涨价通知
11月1日,赛轮发布了涨价通知。因限电限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11月16日起,PCR RE中国区将对各品牌价格上调2%-3%。

金宇涨价3%-5%
10月29日,金宇橡胶发布涨价通知,2021年11月1日起再次对产品价格上调,上调幅度为3%-5%,原因与上述两家轮胎企业相同。

山东丰源产品价格上调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双限”和环保等因素影响,制造成本持续上升。2021年11月1日,山东丰源发布涨价通知——自12月1日起,山东丰源公司产品价格将进行调整,涨价幅度为3%-4%。

中一橡胶PCR产品价格再次上调
因受能耗双控政策、原材料价格持续影响,11月15日起,中一橡胶将再次对其PCR产品价格上调2%-3%。
山东齐轮橡胶TBR所有系列涨价
山东齐轮橡胶表示由于近期受到限电限产及轮胎生产主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对其生产经营成本造成一定压力,因此决定自11月1日当天起,对旗下TBR所有系列产品价格上调3%-4%。
叠加此前其他轮胎企业发布的涨价通知,11月刚开局,轮胎市场涨价单就已多达数十张。同时,已有轮胎企业直接预告了12月的涨价来临。
前三轮涨价复盘
企业寄希望于涨价可以帮助企业扩大盈利空间,抵消掉成本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现实真的能得偿所愿吗?我们先来看看前三轮涨价下,轮胎企业表现如何。
第一轮涨价,轮胎企业明显增利。第一轮胎涨价开启的时间应追溯到去年年底。随着天然橡胶价格“起飞”,轮胎市场开启了2021年第一轮涨价。此时炭黑的价格也在蠢蠢欲动,几欲突破7294元/吨的价格大关。制造成本上行驱动轮胎涨价,依靠产品涨价,轮胎企业在一季度暂时渡过了成本涨价危机。据悉,一季度,大部分轮胎企业涨价幅度近3%。

而在这轮涨价之下,轮胎企业抵消掉了成本上涨的部分压力。据悉,中橡协主要轮胎会员企业在一季度实现了利润同比24%的增长。 第二轮涨价,其气势明显弱于前一轮,虽然有涨价,但是多为中小轮胎企业,即使涨价频率高幅度大,但是对于整体市场行情影响有限——轮胎企业增收不增利现象显现。虽然此时海运和钢铁价格开始抬头,但随着天然橡胶价格下挫,大厂的涨价力度和频繁程度均出现降低。业内人士分析,二季度,龙头轮胎企业降低涨价幅度一方面是主要原材料价格“退烧”,企业生产压力暂时得到缓解;另一方面,一季度大部分经销商在一季度涨价潮的催促下已做好囤货,二季度消化能力降低下频繁涨价意义不大。

因此在二季度,虽然部分轮胎企业产品价格较一季度涨了3%,但是市场效果反馈一般。从此前披露的中报显示,部分企业在二季度已出现利润同比严重下滑。在十家上市企业中,2021年上半年仅双钱、赛轮、森麒麟、通用和青岛双星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上涨。不过由于卡车销量翻倍上涨(国六影响)以及海外需求增多,全球轮胎市场的需求同步上行,增收不增利现象在随后而来的第三季度几乎实现了全面覆盖。 第三轮涨价,轮胎企业利润急速下滑。如果说此前的涨价驱动因素为制造成本上行,那么第三季度就是成本价格与运输价格共同推动轮胎价格上行,但是对于轮胎企业的盈利几乎毫无帮助。随着轮胎企业三季度盈利情况悉数披露,三季度,轮胎企业盈利急速下滑,多家轮胎企业净利下滑超30%。

加之,三季度国六正式实施,国内无论替换市场还是原配市场都处于库存饱和状态,因此出口在三季度变得至关重要。但是三季度恰逢海运价格成倍增长,尤其是美西、美东和欧洲主要航线(这些对应了国内轮胎出口主要市场)集装箱价格成倍增长,原材料和运输成本压力均在压缩轮胎企业的利润空间,但是由于整个市场景气程度欠佳,市场出货周期延长,因此第三轮涨价在国内并未形成气候。

纵观整个三季度可以发现,在第三轮涨价潮中唱主角的几乎全是外资品牌,且涨价多发生在欧美地区,国内市场涨价频率和幅度均出现一定滞后。直到三季度末,限产限电、拉闸限电之下炭黑、钢铁等成本价格的急速拉升,国内轮胎企业才迫不得已开启涨价。但是涨价的“姗姗来迟”让不少轮胎企业并未吃到涨价的红利,此轮涨价并未发挥实际效益,轮胎企业三季度盈利惨降!

第四轮涨价能否力挽狂澜?
一季度涨价由原材料驱动,二季度涨价由运输成本驱动,三季度则是受以上双重成本压力驱动。上半年涨价到4月巅峰后,涨价频率与幅度明显下降,与之相对应的也是轮胎企业盈利的先扬后抑——一季度盈利增长迅猛或扭亏为盈,二季度和三季度,原本已恢复盈利的企业在利润下滑后再次出现亏损情况,而此前利润高增长企业因同样遭受成本价格上涨压力,而出现利润增长同比下滑,不过因其强大的承压能力,仍有余力保持盈利态势。
综上所述,如果第四轮涨价可以持续,轮胎企业有望在最后两个月解决目前面临的成本难题,扭转颓势,恢复一季度盈利上行模式。此外,目前部分海外航线价格下调明显,海外市场盈利有望进一步增强。叠加国内涨价抵消成本压力,预计第四轮涨价有望帮助企业实现今年第四季度盈利同比正增长。
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