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www.tanhei.com),据车与轮消息,日前,东营海关公布一则案例,在“重研究、破壁垒,助力轮胎驰骋全球197个国家和地区”课题下,东营海关助力赛轮轮胎开展技术攻关,成效显著。

今年2021年5月1日,欧盟轮胎新标签法规Regulatioin(EU)2020/740正式实施,全面升级实施范围、技术等级分级、标签样式、市场监管等方面要求,轮胎出口再遇壁垒。
1-5月,东营市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3266万条,货值8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2%、46.1%,出口全球197个国家和地区,帮扶成效显著。主要做法如下:
一、 开展技术攻关,实施重点突破
欧盟轮胎新标签法案既是欧盟最严苛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更是全球轮胎技术革新的风向标,技术标准要求高、研究意义重大。
一是坚持课题引领。将欧盟轮胎新标签法案研究应对作为年度“双高”项目,组织人员开展集中攻关,同时以课题形式向省商务厅申报并获得立项,为研究工作争取10万元的资金支持。
二是实现强强联合。借助轮胎评议基地,充分发挥合作单位山东科技大学、SGS、BV等知名高校和第三方认证机构在产品检测、认证认可方面的各自优势,对法规实行分段研究。
三是实行重点帮扶。在对辖区所有轮胎企业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对检测水平偏低、研发人员少的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逐一解答法规要求,帮扶企业顺利取得认证证书。
二、拓展应对范围,提升综合能力
除遭遇技贸措施外,轮胎还是我国遭遇“双反”调查和知识产权应诉最多的出口商品之一。为提升企业综合应对能力,一是强化贸易摩擦预警服务。
充分发挥全国轮胎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优势,向省商务厅申请建立轮胎类产品贸易摩擦预警服务站,加强对“双反一保”等关税壁垒贸易摩擦的预警监测、行业分析,确保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企业,组织企业开展集体应对。
二是组建轮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针对日本轮胎轮辋协会对辖区轮胎企业出口产品的花纹型号发起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6月29日,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轮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充分调动东营市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帮扶企业有效应对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同时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创新水平。
三是培育龙头标杆企业。针对辖区企业普遍偏小的现实情况,注重发挥龙头企业标杆作用,在2020年培塑一家轮胎示范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再确定2家培塑企业,帮助其建立技贸措施应对机制,引导企业消化、吸收、应用国外技贸措施中的先进标准,倒逼企业自身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

三、夯实基础工作,开发新兴市场
在做好美国、欧盟等传统优势市场应对的基础上,注重新兴市场的开发,围绕国外标准、原产地、通报评议等开展工作,努力实现全面开花。
一是建设标准数据库。
针对企业收集国外标准困难的问题,集中收集国内外轮胎标准法规320余个,涵盖欧、美、日、韩、印度、巴西、中东、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欧盟、中东轮胎标准法规8个,建立轮胎标准数据库,为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提供标准支撑。
二是强化技贸措施评议。
及时关注WTO-TBT/SPS通报信息,针对印度公路运输部发布的《中央机动车法案》第一时间开展评议,提醒企业关注该法规中C1和C2轮胎的滚阻参数变化。
截止目前累计提交通报评论意见24条、特别贸易关注6次,涉及欧盟、日本、韩国、泰国、印尼等国家地区。
三是畅通信息发布渠道。
创办《技术性贸易措施专刊》,以轮胎产品为主,同时兼顾汽配、农食产品等,注重收集国外最新通报、行业资讯、技术法规等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提早制定应对措施,截止目前累计发布预警信息88条、编制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专刊》18期,为企业应对国外市场变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
关注炭黑产业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