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产业网(www.tanhei.com)讯,内地橡胶工业规划和建设工作于1966年才开始进行的。对于之后的发展,看看轮胎橡胶|小编的文章吧。
1966年到1968年,沈阳第三橡胶厂、沈阳橡胶机械厂和广州第十一橡胶厂中的一部分,搬迁到广西桂林,建立了桂林橡胶工业基地,内置轮胎、制品、乳胶、机械等5个工厂。在河南焦作建立了 桦林橡胶厂支援的年产30万条轮胎的河南橡胶厂。在云南建立了 沈阳市轮胎厂(原国营第七橡胶厂)支援的云南轮胎厂。
1968年到1972年,在内地又陆续成立了一批工厂。计有:为洛阳拖拉机厂配套的年产10万条轮胎的洛阳橡胶厂;为第二汽车制造厂配套的年产100万条轮胎的东风轮胎厂,年产5,000吨橡胶杂品的宜昌中南橡胶厂,1个钢丝厂和1个炭黑厂;还有年加工能力5,000吨的益阳橡胶机械厂,它们分布在豫西、鄂西、湘西等地区。这些新厂在桦林橡胶厂、青岛第二橡胶厂、上海正泰橡胶厂、北京橡胶工业研究院、沈阳第四橡胶厂、青岛第六橡胶厂、抚顺化工厂、湘潭钢丝厂和沈阳橡胶机械厂等企业的支援下完成。
以上,便是轮胎橡胶|橡胶工厂的建立,关注炭黑产业网,了解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