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先后封闭停产,业内预计,8-9月,国内将有高达200万台的整车生产受到影响。
8月18日下午,意法半导体中国宣布,其麻坡(Muar)工厂的一个部门在8月16日进行隔离后,已于8月18日重启运作。尽管如此,位于大洋彼岸的中国汽车产业界还是难解忧虑。“考虑到员工感染以及隔离中的员工数量,产出的恢复短期应该还是满足不了中国8-9月的需求,缺口仍然巨大。”8月19日,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表示。
业内呼吁要重视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有车企建议,调研马来西亚疫情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对于马来西亚芯片减产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以及相关工作的部署,8月1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表示:“还在摸底,影响较大,但涉及范围、深度的情况尚不清晰。目前,因涉及国外疫情影响下政府要开展的工作,协会还不便发声。”
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产品第七大出口国,目前有超过50家半导体公司在当地设厂,除了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之外,还包括英特尔、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等国际半导体巨头,当地封测产能约占全球封测产能的13%。
而此次受影响较大的意法半导体,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至关重要,如麻坡工厂生产封测的L9369-TR芯片物料,以其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在中国主机厂的整体覆盖率达到7.5%,其下游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的多款产品8月底甚至9月都将处于断供状态。
尽管8月18日,意法半导体宣布其麻坡工厂的一个部门已经提前重启运作,但仍难解中国汽车产业的燃眉之急,而即便这次恢复生产了,业内人士也心有余悸。
“马来西亚疫情尚处于不稳定阶段,未来几个月,仍然有随时封厂的风险。”徐大全表示。
业内预计,若马来西亚的芯片工厂长时间封锁,将直接导致相关厂商提升价格,进而引发封测龙头企业也提高其整个产品线的价格,一些厂商的商业条款也有可能变更,例如预付款比例提升、交货周期进一步延长等等。
业内初步调研结果显示,仅博世一家预计将造成中国汽车市场8月近90万辆车的生产受到影响,仅整车制造产业对GDP影响便达2000亿元。
一份业内人士提供的材料显示,此次马来西亚疫情引发的芯片停产断供,仅8、9月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就将达到万亿级规模,而这样的“芯片荒”或将持续到明年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