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客服热线

中国橡胶工业技术进步历程(一)

   时间:2021-08-02 来源:天然橡胶网发表评论

建国初期,橡胶工业即以提升产品质量为契机,整体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当时,不仅工厂机器设备、厂房遭到战争破坏,更严峻的是缺乏技术力量,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熟练工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胶鞋鞋底易断裂,雨衣常常发生粘连,被市场上戏嚯为“多情雨衣”、“礼拜鞋”,轮胎则被称为“裂口轮胎”。人民政府和工厂管理者,紧紧依靠工人群众和少得可怜的技术人员,从配方、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上入手,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并总结出工人自找自查、互找互查和专门检查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办法。同时,加强人才培训,自力更生搞科研,最具代表性的是,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航空轮胎及军工橡胶配件,不仅较好地满足了保家卫国的需要,而且奠定了国防橡胶工业的基矗。

计划经济体制下,叁线建设、历年老厂改扩建,都是优先采用当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力求生产规模合理。由老厂援建的东风轮胎、河南轮胎、银川橡胶、贵州轮胎等轮胎厂,宜昌中南等胶带胶管厂以及益阳、桂林橡机厂等,技术设备源于老厂、高于老厂,生产能力也是当时屈指可数的,而且科研和塬材料生产同时上马,配套发展。

全国橡胶工业科研、教育体系和生产建设技术管理系统日臻完善,形成了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叁结合,主管部门、 研究院所和企业叁结合的科研攻关机制,靠集体智慧,提高全行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生产建设管理水平。据当年的统计,轮胎平均行驶里程,“一五”后期即由1万公里提升到近5万公里,到七十年代初即达7-9万公里。

 
炭黑样品商城
炭黑商城小程序炭黑商城微信扫一扫 询炭黑价格 拿炭黑样品
炭黑产业网公众号
炭黑产业网公众号微信扫一扫专业、准确、及时的炭黑综合分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自媒体信息
石慧芬
橡胶行业资讯号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品牌入驻  |  隐私政策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滚动资讯  |  违规举报
关闭
炭黑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炭黑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炭黑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900-9660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