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客服热线

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史(一)

   时间:2021-08-01 来源:天然橡胶网发表评论

华人世界在橡胶的种植浪潮中有两个人曾是当年名噪一时的橡胶大王,一是陈齐贤,一是陈嘉庚,但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应当从旅居泰国的华人钱仿周开始。

1938年冬,在泰国经营橡胶园多年的钱仿周,只身前往西双版纳车里县(今景洪),在对橄榄坝地区详细考察后得出结论,澜沧江畔是块理想的种橡胶之地。1939年秋,他带领钱长琛、陈团隆押运50万枚种子来到橄榄坝,但由于交通不便,耽误太久,种子霉烂,不能发芽,第一次育苗告败。1947年钱仿周派出叶国齐、杨森海带一千橡胶苗用他研究的办法,将椰子壳捶成绒,与肥土搅和,把每株橡胶苗的根须一一包裹起来,集装在木箱里运到橄榄坝种植。1948年4月,钱仿周来到橄榄坝考察试种结果,看到橡胶苗长势很好,就返泰组建“暹华树胶垦殖股份有限公司”,拉开了西双版纳种植橡胶的序幕。

他们集资25万泰铢,采购2万多株橡胶苗,挑选几名精壮员工于1948年7月上旬启运,8月下旬抵达勐罕,第一批种植下7000余株。胶苗种下后,成活率虽高,但因地势低洼积水,胶苗长势缓慢。第二年雨季,他们将橡胶苗全部移植到曼松卡,这300余亩胶园就是西双版纳最早的橡胶园暹华胶园。

1953年3月,暹华树胶垦殖股份有限公司无力继续经营,钱仿周恳请云南垦殖局普洱特林工作站接管暹华胶园。就在这时,胶园遭遇火灾,300亩胶林仅存91棵。7月8日,云南垦殖局根据普洱特林工作站的报告,经中央林业部批准,接管暹华胶园,并入云南省特林试验指导所景洪试验场。

50年代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封锁,橡胶作为重要战略物资成为了国家最紧缺的资源。当时政府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在海南发展橡胶种植的同时,也对云南的红河、德宏、西双版纳等地进行实地勘查。按照当时西方的标准,橡胶种植不能突破北纬17度。1955年春天,就在暹华树胶园的胶苗种下的第7个年头,李宗周试割了12棵橡胶树,胶树每次产胶乳30毫升左右,把胶乳加工成胶片送到广东、上海等地科研机构检验,结论是质量合格。

橡胶在西双版纳的种植成功对被国际封锁的中国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中国在北纬20度以下的国土只有海南。这兴奋注入了随之到来的大跃进的狂热之中。

 
炭黑样品商城
炭黑商城小程序炭黑商城微信扫一扫 询炭黑价格 拿炭黑样品
炭黑产业网公众号
炭黑产业网公众号微信扫一扫专业、准确、及时的炭黑综合分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自媒体信息
石慧芬
橡胶行业资讯号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品牌入驻  |  隐私政策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滚动资讯  |  违规举报
关闭
炭黑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炭黑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炭黑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900-9660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