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 月 22 日消息,沉淀法二氧化硅,也就是常说的沉淀法白炭黑,其主要成分为水合二氧化硅。在饲料防霉剂中,它并非直接起到防霉的作用,而是作为一种功能性辅料,借助自身的物理特性,来优化防霉剂的稳定性、分散性以及应用效果。下面将详细介绍其核心应用及相关情况。
沉淀法二氧化硅在饲料防霉剂中的核心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它能提升防霉剂的分散均匀性。饲料防霉剂像丙酸钙、山梨酸钾、纳他霉素等,在全价饲料中的添加量通常仅为 0.1%-0.5%,如此低的添加量,若直接添加,很容易因为 “量少、密度差异大” 而导致混合不均匀。局部防霉剂过量可能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而添加不足则无法抑制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等霉菌的滋生。沉淀法二氧化硅具有高分散性和低密度的特点,可作为 “载体” 与防霉剂进行预混合。其多孔结构能够将小分子的防霉剂颗粒 “锚定” 在孔隙内,形成 “防霉剂 - 二氧化硅预混体系”,增大防霉剂的 “有效体积”,使其密度、流动性与玉米、豆粕等基础饲料更接近,从而避免混合时出现分层现象,确保每批饲料中防霉剂的浓度均匀。
其二,沉淀法二氧化硅能增强防霉剂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抗挥发和抗吸潮。部分防霉剂,如丙酸、丙酸铵等有机酸类,容易挥发、吸潮,或者在储存、制粒(温度处于 60-80℃)过程中发生分解,这会导致有效成分流失,降低防霉效果。而沉淀法二氧化硅的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能够发挥 “吸附包裹” 的作用,将防霉剂分子吸附在孔隙内,形成一道物理屏障,减少防霉剂与空气、水分的接触,延缓其挥发和吸潮;同时,还能隔绝高温对防霉剂化学结构的破坏,延长防霉剂的保质期和效期。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沉淀法二氧化硅的第三个核心应用价值是改善饲料的抗结块性,进而间接保障防霉效果。饲料,尤其是高水分饲料和高油脂饲料,容易因吸潮、颗粒黏结而结块。结块部位湿度更高、通风条件差,成为霉菌滋生的 “重灾区”。即便添加了防霉剂,结块也会导致防霉剂无法渗透,使得局部霉菌滋生失控。沉淀法二氧化硅可以吸附饲料中的微量游离水,同时在饲料颗粒之间形成 “物理间隔”,破坏结块的 “桥梁作用”,显著提升饲料(特别是粉末状预混料、浓缩料)的流动性和抗结块性,从环境层面减少霉菌滋生的条件,间接保障防霉剂能够发挥作用。
其四,沉淀法二氧化硅能够缓冲防霉剂对饲料成分的影响。部分酸性防霉剂,如丙酸类,可能会与饲料中的碱性成分(如石粉、小苏打)发生快速反应,或者对维生素(如维生素 A、D)、酶制剂(如植酸酶)等敏感成分造成破坏。沉淀法二氧化硅本身呈弱酸性,且其多孔结构可以 “缓慢释放” 所吸附的防霉剂,避免防霉剂与敏感成分直接、快速地发生反应。这一方面能减少维生素的损耗率,另一方面可避免局部 pH 骤变影响饲料营养的稳定性,从而兼顾防霉效果与饲料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