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 月 28 日消息,在化工材料领域,“白炭黑” 与 “炭黑” 仅一字之差,常让行业新人或非专业人士产生混淆,但实际上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物质。尽管名称高度相似,容易让人猜测它们之间存在关联,不过从成分、结构到特性均有着本质区别,下面将对二者的差异及关联进行详细梳理分析。
从物质本质来看,炭黑与白炭黑的核心构成截然不同,二者名称中 “炭黑” 的相似表述,更多是源于工业生产中物理形态的相近而形成的俗称,并非基于成分或性能的关联。其中,工业领域所指的白炭黑,化学本质是水合二氧化硅,其分子式可表示为 SiO₂・nH₂O。在这种物质的组成中,二氧化硅(SiO₂)的含量占比极高,通常超过 90%;从微观形态来看,它的原始粒径处于 10~40 纳米的范围,且因表面分布着较多羟基,具备较强的吸水特性,这一特性使得其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容易聚集形成细小颗粒。按照生产工艺的差异,白炭黑在工业应用中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分别是沉淀法白炭黑和气相法白炭黑,不同制备方法也决定了它们在后续应用场景中的差异。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与白炭黑的氧化物属性不同,炭黑的核心成分是碳元素,这也是其名称中 “炭” 字的由来,从化学分类上看,它属于无定形碳的一种。在具体成分构成上,炭黑除了主要的碳元素外,还会含有少量的氧元素、氢元素以及硫元素等杂质成分,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简单表示为 C,标准品名称即为炭黑。从材料特性角度分析,炭黑是一种微观结构、粒子形态以及表面性能都极为特殊的炭素材料,这种特殊性也让它在众多工业领域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原材料的不同,炭黑同样有着细致的分类,常见的类别包括炉法炭黑、槽法炭黑、乙炔炭黑、灯烟炭黑以及热裂法炭黑等,不同类别的炭黑在粒径大小、比表面积、结构度等关键指标上各有特点,进而适配不同的下游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