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 月 20 日消息,气相法白炭黑在涂料领域的应用,需依托科学的工艺控制方可充分发挥其功能性。这一过程涉及分散工艺的精准把控、功能性应用方法的合理选择、特殊体系的适配以及关键应用要点的掌握,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分散工艺控制方面,设备选择需根据涂料体系的特性而定。对于低粘度涂料体系,如溶剂型漆,采用高速剪切分散机能有效确保纳米颗粒均匀分散;高粘度体系如硅树脂涂料,则需借助捏合机或开炼机的强力剪切作用来避免颗粒团聚;而粉末涂料则推荐使用三维高速分散或研磨设备。同时,分散参数的优化同样关键,不仅要控制转速范围、搅拌刀片类型,还需配备冷却系统以防止局部过热引发凝胶化,分散时间也需在效率与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避免过度剪切破坏氢键网络。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气相法白炭黑在功能性应用上方法多样。在流变调控中,未改性亲水型产品如 HL-200 可作为触变剂,其表面硅羟基能形成氢键网络,静态时可增稠防沉降,像颜料防沉就可借此实现,动态剪切下则能降低粘度以改善施工性,在丙烯酸涂料中添加 1.8%,可显著提升抗流挂性,使 275μm 涂层不发生流挂。性能增强改性方面,疏水型产品如 HB-139 在环氧体系中添加 0.8%,可同步优化抗流挂性与涂层光泽度,还能提升涂层硬度、抗刮擦性及耐化学腐蚀性;在透明体系中,通过控制 0.5%-2.0% 的添加量可调节哑光效果,且不会影响透光率。
针对特殊体系,气相法白炭黑也有相应的适配方式。水性涂料需选择表面改性产品,以解决高表面张力导致的缩孔问题,并改善流动性;高固含涂料如船舶漆,可通过其触变性防止垂直面流挂,同时保障存储稳定性。
在应用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添加前,建议将白炭黑预分散于溶剂或树脂基料中,避免直接投粉造成分散困难。疏水型产品更适用于对耐水性要求高的体系,亲水型则更适合极性溶剂体系,具体的添加比例需根据涂料配方通过流变曲线测试来确定,以此平衡施工性与终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