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月11日消息,纳米炭黑,这一在橡胶与塑料领域占据关键地位的功能材料,其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状况对产品的工艺特性与使用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下,针对炭黑粒度的表征手段丰富多样,涵盖筛分法、电镜法、沉降法以及激光法等。
筛分法凭借设备简易、结果直观的特点,在炭黑行业有着一定的应用基础。它能够测试较大量的样品,使得结果具备较强的代表性,正因如此,在炭黑出厂指标中,筛分法测得的结果仍被列于产品合格证里。然而,筛分法也存在明显弊端,筛孔尺寸会随着使用时长与频率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即便定期对筛网进行校准,也难以有效克服这一尺寸变化问题。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电镜法具有极高的分辨率,能够直接呈现结果,轻松获取一次粒径数据。但炭黑本身是难以分散的团聚体,电镜法所得到的粒径分析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样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散程度以及粒度分布状态,也就难以指导纳米级炭黑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相比之下,离心沉降法和激光衍射分析法所测得的包含二次粒径信息的粒度分布数据,对实际应用更具指导价值。
在离心沉降法中,圆盘式离心沉降法是测量炭黑尺寸分布的经典方法,且有ISO标准可供遵循。不过,该方法在测量超细颗粒粒度及其粒度分布时,存在测量耗时过长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复杂等不足。而激光粒度仪则展现出诸多优势,其测试速度快、动态范围宽广,所提供的结果信息丰富且重现性良好,在测试炭黑的粒度及粒度分布方面具有显著的长处。
需要留意的是,对于那些难以分散的样品,不同的制样方法和测试条件,会导致最终结果出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