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3月15日消息,在2022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期间,汽车行业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销售活动受到疫情中断,加上芯片供应链的问题,导致车企的产能无法得到充分释放,造成库存高企的局面。
根据美银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内地乘用车库存一直在上升,并且已经达到历史新高。特别是合资品牌,为了去库存已经开始减价或补贴,预计需要1至2个月时间来完成符合国六排放标准A阶段的汽车去库存,售价也将因此恢复正常。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2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93,环比上升7.2%,同比上升4.3%,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业内人士预计,目前车企的乘用车库存约为300万辆,即使现在不再补充新车,经销商手中的库存车也足够卖将近两个月。
然而,库存高企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车辆本身。据统计,库存高企也使得乘用车轮胎成为“头号难民”,成千上万的轮胎在库房里积压,卖不出去。尽管轮胎厂的订单已经出去了,但是下一批订单的交付可能会延迟。
这一问题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库存高企不仅给整个产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业内人士预测,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些车企和轮胎厂的利润下滑,甚至会有一些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虽然当前的情况看起来比较严峻,但是业内人士认为,乘用车轮胎替换量正稳步增长,而且随着全国各地促销政策的落地,未来几个月内乘用车库存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并带动轮胎原配市场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