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山东作为轮胎生产大省,每年生产橡胶轮胎3亿多条,占据全国的半数以上。然而,随着近年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实施,一批轮胎产能被“坚决淘汰”,数据显示,山东轮胎的霸主地位正在慢慢被削弱。
不进则退:山东轮胎出口占比迅速下滑
近日,山东省济南海关公布2022年1-10月份全省橡胶轮胎出口数据。数据显示,1-10月份,山东橡胶轮胎出口金额为637.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5.1%。
山东轮胎的总产值全国占比仍然较高,截至目前达到58.37%。不过,这一相对数值在迅速下降。
据车辕车辙整理,2020年,山东省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金额588.5亿元,而全国累计出口金额为790.5亿元,山东轮胎出口额全国占比高达74.4%。

两年后,山东轮胎的出口份额快速被挤占,从74.4%倒退到58.37%,可谓惊人。
尤其山东轮胎出口占比较大,可见山东轮胎产量即使没有下降,但在全国其他省份地区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山东轮胎的霸主地位正在慢慢削弱。
增量放缓:山东轮胎拖全国后腿
回过头看今年1-10月份的数据。从山东轮胎出口数据看,在轮胎均价上涨的前提下,金额累计增长15.1%并不算喜人。
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1-10月全国橡胶轮胎累计出金额1092.62亿元,同比增加18.6%,相比山东省增量更加明显。
据此估算其他省份橡胶轮胎前10月出口产值应该在20%以上,与山东轮胎形成了5%的差距。
今年轮胎主要靠出口支撑,在全国轮胎出口增加的大趋势下,山东轮胎似乎稍显乏力。
尤其是轮胎集聚地东营市更加拖后腿。数据显示,东营三季度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175.8亿元,增长了仅12.8%,与全国的20%的增长相比,逊色很多。
山东轮胎清退进行时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山东省橡胶轮胎外胎产量38509万条,全国占比47%;子午线轮胎外胎产量32370.3万条,占比53.8%,两者排名均为全国第一。
一年前,山东省推出《化工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轮胎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销售收入过100亿元轮胎企业达到8家,其中过200亿元的2家以上,1~2家企业进入全球轮胎行业前10位。

规划将重点培育规模以上企业,但并没有产量目标,并且将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整合退出年产能120万条以下的全钢子午胎、500万条以下的半钢子午胎企业。其中,涉及18家轮胎企业的3117万条产能将被坚决淘汰。
小编说:现阶段山东轮胎产能增长乏力,加上安徽、湖北等地区的轮胎产能的持续扩增,山东轮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过随着这一轮产能淘汰顺利推进,山东轮胎也将逐步摆脱市场上长期形成的“低端、同质化”等固有印象,从这一方面看,也是在前进!
(原标题:惊人,山东轮胎霸主地位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