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近日,加拿大石油润滑剂公司回复分销商表示,已经决定停止在中国的活跃业务,并打算从2022年12月31日起,逐步关闭加石润滑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业务。

函件强调,“尽管我们的员工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得到了客户和供应商的支持,但由于诸多外部挑战,包装物流和最近延长的疫情限制,中国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一个战略机遇”。
汽车行业迎来“划时代钟声”
岂止是润滑油,整个汽车行业都在上演外资品牌及自主品牌的此消彼长。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92.2万辆,同比增长21.5%,环比增长2.8%。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却迎来了质的提升——9月首次超过半壁江山,越过合资以及进口品牌,达到50.4%,对于长期被合资车企称霸的中国汽车市场,是一记划时代的钟声。

今年1-8月,包括德、美、日、韩等国别阵营,市场份额较2021年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不乏一些弱势车企已经步入退市边缘,例如月销量八千多辆的长安马自达、起亚,月销四千多辆的雪铁龙,月销三千多辆的斯柯达、广汽三菱。
某外资轮胎已确认退出
在轮胎市场,外资品牌也正黯然褪色。2022年8月17日,住友橡胶(中国)有限公司邓禄普轮胎销售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整合邓禄普轮胎中国业务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停止【卡客车轮胎】产品的销售及生产。

近年来,外资TBR在中国市场份额逐渐缩小,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有至少有7家外资品牌在中国建有全钢胎生产工厂,年产能总计2780万条。
但其实,据业内人士分析,外资品牌TBR在中国大陆年总销量不到200万条,邓禄普年销量仅仅10万条左右,其他国内市场米其林卡车胎约40万条,固特异50万条,倍耐力20万条,韩泰50万条。
不止是商用车胎,对比近2年终端市场乘用车胎销量,F6汽车对汽修门店调研显示,2021年国产乘用车轮胎销量占比增加了1.4%,2022年前三季度也实现了正增长,可见国产轮胎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
中国轮胎品牌力正在提升
2021年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品牌排名正式公布,其中包含15个轮胎品牌。中国品牌占有率不断提升,有双星、回力和朝阳三大中国品牌,此外,三角、玛吉斯和玲珑也在榜单中。
在近两年的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排行榜中,中国轮胎品牌占比达到46%,数量明显增多,因为在2019年,入选的只有2家。

在原配市场,我们同样看到了国产品牌的优势。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汽车原配轮胎品牌中,米其林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轮胎品牌的原配能力逐步被认可。
近些年来,中国轮胎越来越有竞争力,选择中国轮胎的车企也越来越多。玲珑、朝阳、玛吉斯等实力非常强劲,并且在以往只有外资大品牌才会涉及的高端豪华轮胎上,中国轮胎企业也在不断攻城略地,收获更多高端车主的喜爱!
(原标题:又一外资品牌败退中国!国产轮胎正当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