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与轮消息,随着国内外主要轮胎企业公布了自己上半年的财报数据,让我们终于能够从轮胎企业的角度,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轮胎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而不出意料的是,中国主要的轮胎企业在上半年的整体境遇显然不如外国同行那般乐观。
具体情况小邦统计了以下表格,供大家参考。
国内外轮胎企业上半年十强

全球轮胎企业营收排行中,欧洲轮胎企业受到俄乌冲突和欧洲经济疲软的影响,排名影响较大,米其林更是让出了多年盘踞的“榜一”位置。

而在营收和净利润变化上,各家企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营收上涨,利润下滑”趋势。

国内上市轮胎企业的营收排名中,赛轮反超玲珑来到了第一的位置。

而在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变化上,国内企业的数据客观反映出了当下轮胎市场冷淡的现状。
数据中的轮胎之殇
单从上半年的营收情况上可以看出,虽然中国轮胎企业与世界Top 10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但差距正在缩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轮胎企业在上半年过得比外企顺心。
国际轮胎巨头的上半年:营收恢复2019年水平
如果留意国际轮胎巨头们的营收和净利润数据不难发现,主要的跨国轮胎生产企业在营收方面都有所提升。
这主要得益于国际轮胎市场需求相对旺盛的市场红利。
一些国际轮胎企业表示,即使在上半年受到国际局势影响退出了部分市场,但疫情后各国经济复苏脚步加快还是催生了更多的轮胎消费需求,这让企业上半年的营收情况有了不错的表现。
一些轮胎企业表示,目前企业的营收情况已经恢复到了2019年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但良好的营收不能掩盖轮胎企业正在面临的成本窘境。
反观各家企业的净利润一栏,除了个别因合并调整或市场方向差异原因实现利润增加的企业外,大部分轮胎巨头上半年的净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亏损。

其原因还是在于近期不断拉高的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年初国际海运成本的暴涨,直接提高了轮胎生产和销售的成本。
因此,我们看到更多的国际轮胎企业在半年财报中表示将优化现有的轮胎产能结构,精细化业务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成本问题。
国内轮胎厂商的上半年:营收利润双下滑
如果说国际轮胎巨头们还可以因为营收的改善而欣慰,那么国内轮胎上市企业的上半年就只能用惨烈来形容了。
我们看到上半年主要的国内轮胎上市企业大部分都处在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过程中。
除了与国际轮胎企业同样,面临严重的轮胎生产销售成本问题外,国内轮胎市场的冷清更是雪上加霜。

在外国轮胎企业的财报中,将近一半的企业提到了自家中国轮胎市场的低迷现状,从侧面可见今年上半年中国轮胎市场之冷。
由于大部分的国内轮胎企业将主攻市场放在了国内,今年上半年国内营收水平前十的轮胎上市企业,很多都出现了营收下降的趋势,同比降幅在1-20%不等。
而净利润的表现更加糟糕,除去主攻国际市场的赛轮和森麒麟,其他轮胎上市企业的净利润都出现了18%以上的下滑。

中国的轮胎市场近些年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的趋势有目共睹,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面对市场风向的转变,国内的轮胎上市企业都在寻求“走出去”,大部分的轮胎企业在半年财报中提到了企业海外工厂的推进进度。
下半年轮胎市场预期
对于大部分轮胎企业来说,2022年或许将成为近几年来最为严重的困局之年。
那么,对于下半年的轮胎市场,各家企业的预期如何呢?
国际轮胎企业:营收预期调高
上半年的营收表现让国际轮胎巨头们对于自家下半年轮胎业务的营收数据相对乐观,普利司通、固特异和倍耐力等企业都调高了今年的营收预期。

但相对的,各家企业对于下半年企业盈利情况的预测都比较谨慎,原因在于居高不下的生产销售成本,短期内还没有降低的趋势。
另外,动荡的国际局势、新冠肺炎卷土重来的阴影以及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让企业很难对下半年的盈利数据乐观起来。
国内轮胎企业:做好自己
纵观国内轮胎上市企业的财报分析,“做好自己”成为了大部分企业面对经营困境时的答案。
目前国内轮胎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客观上源于市场上下游环境的恶化。因此,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从困局中脱出,成为了财报中企业对未来发展着重谋划的内容。

其中包括玲珑提出的开拓中高端市场;贵州轮胎提出实现全面智能化生产提升成本竞争力;江苏通用提出的针对市场细分产品策略等等。
企业于市场困局中苦练“内功”,这是否意味着未来的半年乃至更远的时间里,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优质的国产轮胎新品,或者更加优化的市场环境,尚有待观察。
小结
成本危机、市场缩水、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下半年轮胎行业面临的经营难题,短期内貌似不会有明显改善。
如今无论是国内轮胎企业还是国际轮胎巨头,普遍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利润缩水问题,如果利润不能回归到稳定水平,对于未来轮胎企业的生产和持续发展都将形成很大的威胁。
另外,缩水的利润,无疑将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出挑战,这点值得所有轮胎企业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