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与轮店主联盟消息,自去年开始,国家似乎有意针对国内轮胎产业,指定一系列淘汰政策。
近期,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内五部门又发布《2022年山东省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将进一步清理落后产能。
政策加大力度,落后产能大难临头
那么什么是落后产能呢?
即年产能120万条以下的全钢子午胎(工程轮胎、航空轮胎、宽断面无内胎除外)、500万条以下的半钢子午胎(缺气保用轮胎、赛车胎高端产品、超低断面轮胎除外)企业,将成为整合推出的目标。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公布产能清理政策了。
自去年开始,《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年)》、《山东省“两高”项目管理目录(2022年版)》等政策不断,政策力度也逐渐加码。
根据文件,涉及到的企业共计18家,其中全钢胎企业8家,共计产能556万条;半钢胎企业10家,共计产能2561万条。具体名单如下:
就去年来说,据了解,2021年山东省共有675家企业淘汰了设备、生产线4516台(套)。
其中涵盖了2021年山东省落后轮胎产能退出情况,名单如下:
1、东营的神州橡胶厂年产9000条工矿外胎项目2021年已经退出;
2、潍坊市斜交轮胎企业27家共退出硫化装置759台(其中中四立柱硫化机750台),合计630.2万条标准胎退出;
3、山东泰山轮胎有限公司退出2个链条炉,退出40吨蒸汽。
为什么大力清理落后产能?
有的小伙伴要问了,为什么这么大力度清理落后产能啊?
这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1.落后产能不清理很难向高端冲刺
都说世界轮胎看中国,中国轮胎看山东,山东作为我国的轮胎大省,代表着中国轮胎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如今山东的轮胎业的现状非常让人忧心。
行业中多、小、散的状态,导致目前山东的轮胎企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在生产低档次轮胎,竞争激烈不说价格还不高,而国外一些轮胎品牌凭借着高端完善的技术、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同种规格的轮胎可以比国产轮胎贵2-3倍!
如此环境下,向高端冲刺是很困难的。
2.技术落后
如今气候反常现象频发,自2016年起国家为治理环境,对各企业的生产给出了硬性规定。
但技术落后的产品必定会造成更多的污染与更多的浪费,这与如今绿色环保的政策是严重不符的。
3.为优质的轮胎腾出市场空间
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35家轮胎企业总销售额为1961.4亿元人民币,米其林一家的销售额则是1481.6亿元人民币,普利司通2020年的销售额是1340.5亿元人民币,我们35家企业销售额总和才和这两家巨头差不多,这一对比,我国轮胎企业”大而不强“的”帽子“算是扣实了。
也因为企业过多,竞争激烈,导致轮胎市场产能过剩现象日益严重,使市场进入供大于求,”变态低价竞争“的恶循环。
虽说近些全球年轮胎企业75强排行榜中,国内轮胎企业占的席位很多,但进入前十的却屈指可数。
如今,僧多粥少还内卷的大环境下大家都不好过,淘汰这些产能落后的企业就如同树木修枝一般,给更优质、更有创新的轮胎产品腾出市场。
轮胎行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2022上半年破产/拍卖的有21家橡胶、轮胎企业:
其中也不乏飞雳士这样的老牌企业,与重庆商社化工这样的轮台产销五百强企业。
事实证明,在如今的这个大环境下,资历老不并是活下去的资本,创新才是。
国家力挺企业创新
年初时公示的“两高”项目中还明确提到:
项目属于关系重大生产力布局、实现技术材料工艺重大革新、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和环节、能效水平优于行业领先值的高端项目,确实难以落实产能指标的,在合理保持行业产能总体规模基础上,由省发展改革委在提级审批时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评估论证,符合相关要求的,可以不实行产能替代。
对技术创新的企业可是说是“雪中送炭”了。
结尾
在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还会迅速被市场淘汰。
同时,存活下来的轮胎企业并不是处于绝对的安全之中,竞争还在继续,这些轮胎企业只有进一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相信在政策的领导下,国产轮胎将撕去低价低质、假货泛滥的刻板标签,让更多的人知道“好轮胎,中国造”不光只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