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4月9日消息,近日,美国轮胎行业正笼罩在一片不确定性的阴霾之下,特朗普政府于4月5日宣布对数十个国家提高进口关税的举措,给该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业内普遍弥漫着困惑与迷茫的情绪。
特朗普政府此次关税政策调整,看似旨在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美国本土轮胎产业,然而实际效果却远非如此简单。根据4月2日特朗普宣布的逐个国家对等进口关税政策,美国几乎所有主要轮胎贸易伙伴,包括柬埔寨、中国、泰国和越南等,都面临着关税上调的风险。但与此同时,政府又宣布对车辆和车辆零部件统一征收25%的关税,这一举措似乎让原本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政策变得复杂而模糊。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不同关税行政命令中的措辞差异,导致了行业内对政策解读的混乱。一方面,对等关税行政命令豁免了某些商品,包括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规定加征额外关税的所有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使其不受从价税率的影响;另一方面,涵盖汽车零部件关税的行政命令却援引了《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规定从价关税是在适用于此类进口汽车和某些汽车零部件的任何其他关税、费用、税款和收费之外另行征收的。这种矛盾的解释让美国轮胎经销商和零售轮胎购买者都面临着轮胎价格上涨的严峻前景。
美国轮胎行业媒体在与轮胎进口商、批发商和行业贸易团体代表的交流中发现,目前至少存在三种可能性:一是对所有轮胎统一征收25%的进口关税;二是对乘用车轮胎征收25%的进口关税;三是在现有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税基础上再加征25%的关税。此外,还有人提出“汽车零部件”可能仅适用于消费车辆,而不适用于商用车,这意味着除乘用车轮胎以外的轮胎将适用逐个国家的对等关税。
无论哪种关税情况最终生效,价格几乎肯定会上涨。一位受访者表示,轮胎进口商通常会将批发价格提高相当于进口关税一半的幅度,以至少弥补部分额外的经营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的关税是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框架下单独处理的,这为美国轮胎行业带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从数据上看,泰国是美国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和中型卡车/客车轮胎的第一大来源国。目前,美国对泰国进口的乘用车轮胎征收1.2%至4.52%的反倾销税(因制造商而异),对几乎所有制造商的卡客车轮胎征收12.3%的反倾销税(普利司通公司除外,其税率为48.4%)。越南则是美国进口乘用车轮胎的第三大来源国和进口卡客车轮胎的第二大来源国,目前该国轮胎没有被征收反倾销税,但有反补贴税,分别是对赛轮越南公司征收6.23%,对锦湖轮胎越南公司征收7.89%,对其他所有公司征收6.46%。而柬埔寨的轮胎产能释放和对美国的轮胎出口在2024年达到高峰,此前美国还未对该国的进口轮胎实施关税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