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2月23日消息,桂林市橡胶工业作为其传统支柱产业,历史悠久,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当时,国家依托桂林邻近全球最大橡胶产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优势,布局了橡胶全产业链,使桂林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两大橡胶工业制造基地之一。
近年来,桂林市紧扣新型工业化目标,全力推进工业振兴战略,注重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加速培育新兴生产力,推动橡胶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21日,中国中化旗下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国首条民用航空子午线轮胎,在桂林两江机场成功装配空客A320飞机并完成试飞。试飞机组对桂林蓝宇国产轮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操纵性能稳定,滚转稳定性和抗湿滑性能与进口轮胎不相上下,试飞结果完全符合飞行试验大纲要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试飞成功后不久,中国中化高性能民用航空轮胎创新成果发布会再次传来佳音。桂林蓝宇发布了涵盖6个机型、12种规格的民航轮胎产品,所有产品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满足我国80%民航机队的配套需求。这意味着更多“桂林造”国产民航轮胎将翱翔蓝天。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大型民航轮胎作为影响飞机安全的A类关键零部件,全球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具备研制生产能力。过去,我国民航轮胎主要依赖进口。为打破这一局面,桂林市自2022年以来全力支持桂林蓝宇建设大飞机航空轮胎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桂林蓝宇成功研制出基于国产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民航轮胎,开启了国产民用航空轮胎的新篇章。
将目光从天空转向地面,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地组装一台高约4米、长宽各约3米的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机头。这台设备是生产高性能绿色轮胎的核心装备,能够同时将5种不同的胶料在机内复合挤出,有效解决了绿色轮胎胎面部件机内复合挤出工艺的技术难题。
在五复合技术出现之前,全球最先进的四复合挤出设备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而我国作为世界轮胎制造大国,却面临着高端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发展瓶颈。如今,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的五复合橡胶挤出机组已突破发达国家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核心发明专利“五复合橡胶挤出机头”采用了双重锁紧保障设计和基于橡胶黏弹特性的分型面及流道型腔设计等技术,解决了绿色轮胎胎面设计制造中的高耐磨性、抗滚动阻力等关键技术问题,加速了中国民族品牌绿色轮胎走向世界的进程。
目前,桂林市已依托桂林蓝宇、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新桂轮橡胶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了从橡胶加工装备到成品工程轮胎、飞机轮胎、汽车轮胎、乳胶制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2020年,桂林经开区更是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橡胶产业)。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住桂林全国政协委员区捷提交了《关于建设中国—东盟橡胶产业合作区的提案》。经过调研,区捷认为桂林市橡胶工业底蕴深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且拥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和国家级研究、检测机构,以及众多高校和科研人力资源。因此,桂林市具备推动橡胶产业迈向国内最强的充分条件。
为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桂林市委书记、市长李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建设中国—东盟橡胶产业合作区工作。他强调要尽快理清桂林橡胶行业发展所需的国家政策,争取政策早日落地;同时,要重点研究一些可争取的具体事项,力争通过提案落地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
桂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桂林市将继续加大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同时,筹备百亿橡胶生态产业园,构建橡胶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橡胶机械及橡胶制品的重要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