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车辕车辙网消息,历经三年疫情的反复折腾,轮胎人已经筋疲力尽,2023年全球轮胎行业怎样走势?疫情是否会迎来第二波、第三波感染?外贸出口是否可以持续旺盛?
对此,车辕车辙近期搜集多方权威机构和媒体专家的观点预测,对当下轮胎人的几点疑虑做了梳理。
01、疫情会否出现多轮感染?
去年12月以来,超级规模的感染潮在很多地区覆盖了全社会,有的城市感染者达到了90%左右,一次就让中国很多地区形成了群体免疫。
近期,又听说XBB.1.5在美国成为了强势毒株,感染率已经超过40%。实际上,美国的40%说的是新感染者中40%中招的是XBB.1.5,而不是说所有美国人的40%感染了这种变异毒株。实际上,美国现在每天感染XBB.1.5的人口规模并不大。
中国疾控中心前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著名专家曾光近期专访中表示,“估计变异株在中国不会掀起大浪,至少最近不会。”他还推测,“XBB.1.5在中国可能会造成一部分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会太快,绝不会像第一波时迅速出现感染高峰,也不会出现类似的重症高峰。”
而且截至目前,没看到有一名专家认为中国很快再出现一波大规模感染潮。
很大可能则是,向其他国家放开之后,未来新冠病毒感染在人群中还将出现区域性反弹,人民将出现第二次、第三次感染,但像2022年底这种大规模爆发性感染可能性很低。
以日本为例,从疫情暴发至今,已经经过了7波冲击高峰,从原始株,到Delta,到Omicron各种变异,带来了一定超额死亡。但对工业生产和消费冲击第一轮时最大,之后显著降低。特别地,之后冲击中,疫情对供给端(生产)的冲击大于消费端(图1)。
02、2023年中国经济会否实现复苏?
自从国家防控政策放开后,大家普期待的报复性旅游、报复性消费似乎并不明显。有些人认为就算放开,经济也不会好,因为老百姓没钱了……
事实上,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近4亿,是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也必然会带来旺盛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同时,中国城镇化仍在进行,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也已由“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都意味着内需方面的巨大潜力。
“人口红利”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有近9亿劳动人口,劳动力资源绝对量庞大。而这些客观条件和显著优势,就是中国经济迎来复苏的起点和基础。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早就已经开始布局2023年了,而整天抱怨经济形势不好的人,在2023年可不再有疫情防控的借口可以找了!
03、轮胎外贸出口会下滑吗?
目前,放眼全球,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增长前景黯淡,意味着明年海外需求总量将出现下降,叠加欧美通胀仍处高位、美联储持续加息,以及全球范围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等不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外贸可能会萎缩。
中国的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贸,如果外贸不景气,中国经济就算复苏,也只是缓慢复苏,轮胎出口可能也难转旺。

但轮胎生意就另当别论。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中国的高性价比中低档轮胎对广大车主来说,更具有吸引力,这一方面欧美轮胎行业人士也得到了证实。
欧洲橡胶行业权威机构调查显示,随着各细分市场轮胎价格的上涨,面临收入下降的消费者对经济的溢价(包括进口)正在寻找更便宜的轮胎。美国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17英寸和18英寸轮胎将进入该国,这表明低成本进口需求增长。
04、国产汽车带动轮胎业水涨船高
1月10日,乘联会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狭义乘用车累计生产2336.7万辆,同比增长11.6%。累计零售量为2054.3万辆,同比增长1.9%。
新能源市场方面,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到666.3万辆,同比增长101.5%;零售量达到567.4万辆,同比增长90%。
此外,乘联会发布2022年销量数据及排名前十车企榜。比亚迪以186.3万辆(批发量)超过一汽大众的180.2万辆,首次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可见,即使在疫情反复封控下的2022年,汽车业也实现了逆势增长,国产汽车继续强势,未来对轮胎配套的带动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2023年,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总体狭义乘用车销量将达到235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85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36%。
所以2023年的形势,期待大家都在坚韧不拔中努力,曙光就在前头!
(原标题:2023四大利好,助力轮胎生意转旺!)